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获取青岛沿海地区消化科门诊肠易激综合征(IBS)就诊人群的临床特点,并测定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回盲部和乙状结肠部位(距肛门口20cm-25cm)肥大细胞(MC)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分布特点和数量,探讨肥大细胞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今后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方面分析研究IBS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IBS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相关因素表。从中随机选取IBS患者,取其肠黏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兔抗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多克隆抗体,测定染色阳性的CGRP,用特殊染色的方法测定染色阳性的肥大细胞。结果:罗马Ⅲ诊断标准得出IBS患者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32500例就诊人群中有6360例,比例为19.57%,IBS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分布有所不同IBS各亚型的构成比有一定差异,IBS患者发病数以春季占多数,患者饮食倾向于海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四型IBS患者回盲部肠黏膜中肥大细胞数皆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在乙状结肠部位,IBS腹泻型患者肥大细胞有显著性增多,0.01<P<0.05。IBS腹泻型患者回盲部肠黏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肽纤维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P<0.01。在乙状结肠部位肠黏膜中,IBS腹泻型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肽纤维强度与对照组比较,亦显著增强,0.01<P<0.05。IBS患者回盲部黏膜中肥大细胞数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肽纤维强度的表达呈正相关。电镜下可见IBS伴腹泻型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结论:应用罗马Ⅲ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喜食海产品者更易发病,沿海地区IBS患者发病季节多集中于春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IBS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