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基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特性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由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引起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而形成的沿着金属表面(金属与电介质界面)传播的电子疏密波。SPPs具有突破传统光学中衍射极限的优势,同时还能极大地增强界面的电磁场。当SPPs的波矢与入射光波矢相匹配时,会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现象。SPR可以很强地增强金属与电介质界面的电磁场,电磁场能量在金属与电介质分界面处最大,并且以指数的形式向垂直于分界面两侧衰减。因此,SPR对金属与介质界面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贵金属的SPR传感器已经被广泛研究,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方法去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尽管从外部因素可以提高灵敏度,但是受限于贵金属固有的吸收损耗,如何进一步压缩SPR传感器的共振线宽从而提高传感器的器件优值(Figure of merit,FOM)是当前表面等离激元传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在近红外波段,碱金属由于它的内在损耗较小,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很好的等离激元材料,受其化学性质活泼的影响,一直以来在器件应用方面少有研究者对其做全面的研究。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之下,探究了近红外波段钠基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的传感特性,设计多种不同结构的钠基表面等离激元折射率传感,利用仿真计算和理论方法来分析传感性能。主要的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研究了一种用聚合物包裹的钠基平板结构的SPR传感器,采用棱镜耦合Kretschmann结构来激发SPPs。主要特点是用钠替代贵金属,聚合物的作用是用来保护钠不被氧化。利用有限元方法(COMSOL)对结构进行仿真,优化各个参数,我们得到了较高的灵敏度以及较窄的共振线宽。对于扫描角度的反射谱仿真,角度灵敏度为91.3 deg/RIU(refractive index unit,RIU),半高全宽约为0.215°,FOM为424.7/RIU;对于扫描波长的反射谱仿真,波长灵敏度为14.9μm/RIU,半高全宽约为0.031μm,FOM为480.6/RIU。另外,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尝试将石墨烯加入传感器中,相比于未加石墨烯的情况,灵敏度和FOM有所提高,但石墨烯的加入并不能显著的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有限元仿真方法与传输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TMM)的仿真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确认仿真的可靠性。2.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钠层为正弦光栅结构的传感模型。该结构可以实现高角度灵敏度传感,且扫描角度反射谱具有自参照功能。优化结构参数,可以得到最大角度灵敏度为840 deg/RIU。在这里,我们用严格耦合波分析(Rigorous Coupled Wave Analysis,RCWA)来验证角度响应的仿真结果,仿真得到的共振角度和严格耦合波分析计算的基本一致。另外,对于波长响应,最大波长灵敏度为2μm/RIU,共振线宽约为7.5 nm。最后研究了各个参数对共振的影响。另外,我们对比了基于传统贵金属的SPR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我们提出的钠基光栅结构传感器具有更优越的传感性能。尤其是在共振线宽方面,由于在近红外波段,钠的固有损耗比贵金属小,所以可以得到更窄的共振线宽。因此,钠有望在传感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本论文研究了钠基金属-电介质-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的纳米光栅结构,即:钠作为金属基底,钠层上面覆盖一层聚合物,聚合物上放置矩形截面的纳米金线光栅。同样是采用棱镜耦合Kretschmann结构的入射方式,利用COMSOL进行仿真,MIM纳米光栅结构可产生很窄的共振线宽,经过分析共振模式的模场分布和共振波长对周期的依赖关系,表明窄线宽模式来自于表面晶格共振(Surface Lattice Resonance,SLR)。此外,MIM结构可产生局域的间隙等离激元共振模式(Gap Plasmon Resonance,GPR)。通过调整合适的参数,可以得到SLR模式的共振线宽小于3 nm,且灵敏度达到1000 nm/RIU,FOM大于300/RIU。最后,我们研究了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光栅常数和金纳米线宽度对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影响较大。另外,与其他基于贵金属的支持SLR模式的结构比较,我们提出的结构具有更优越的传感性能。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基于钠基表面等离激元实现高灵敏度和窄共振线宽的传感特性,分析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对传感性能的影响。我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贵金属的SPR传感,钠基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可以实现更好的传感性能。可见,在近红外波段,钠损耗较小的特点,在等离激元器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高铁运行里程和运行速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约80%的轨道服役时间已超过两年,受环境和列车运行状况的影响,轨道裂纹的产生不可避免。轨道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涡流检测、电磁检测、超声检测、视觉检测等,其中超声检测由于检测深度大、性价比高、操作简单等而受到广泛应用。当前钢轨的超声检测主要是通过扫查方式实现钢轨不同位置的缺陷检测,检测效率低且无法实现长期在线监测。超声导波由于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
学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型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在发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钙钛矿型纳米晶体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在显示、光电检测、太阳能电池和激光器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改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型量子点的性能,人们最近提出了许多策略。钙钛矿结构有着很好的容忍性,因此,离子掺杂是改善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的策略之一,此外,后处理也是改善钙钛矿量子点光学性能的有效策略,通过配体
学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微型设备的追求,人们对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越来越感兴趣,一些多功能材料被提出和研究。人们为了解决室温下铁磁性和铁电性的共存,提出了双钙钛矿型氧化物Bi2Fe Cr O6(BFCO),其独特且优异的性能吸引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理论计算表明BFCO在室温下具有80μC/cm~2的铁电极化强度以及饱和磁化强度约2μB/f.u.(约160em
学位
微纳光栅是光学系统中非常基本的周期性光学元件,在各种微纳光学器件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微纳光学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光栅逐渐与其他光学元件相结合,做成片上高精密光学器件。这也要求微纳光栅更加小型化、高精密、性能强大和易于制作。本文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模态法和有限元理论对微纳光栅进行一些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光栅性能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布拉格角入射下的带有覆盖层单通道衍射光栅,该光
学位
二维(2D)材料被《科学美国人》在2016年评为十大新兴科技之一。这个材料体系中的每一种材料都拥有原子级的厚度和奇异的光电特质。它们主要包括石墨烯,六角氮化硼,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黑磷等。其中,单层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的直接带隙往往位于从可见到近红外光区,并且与光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由这些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构成的范德瓦尔斯(vd W)异质结,因其特别适合纳米尺度柔性电子和光电子学器件
学位
胶体光子晶体(胶体晶)因其独特的周期性结构、特殊的光子带隙及结构色,在显示、印刷、传感、防伪、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和聚苯乙烯胶体颗粒是常用的胶体组装基元。然而,这些胶体颗粒自身缺乏功能,严重限制了胶体晶的应用范围。因此,制备具有新功能的单分散胶体颗粒并将其用于构建新型响应型胶体晶将极大的促进响应型胶体晶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论文分
学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高比电容等特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其导电性能较差,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团聚现象,影响电容器的性能。石墨烯作为一种介电性能良好的二维层状材料,在导电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与石墨烯复合是提高电极材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以MIL-88A为前驱体和模板,制备了Ni-Fe LDH和r GO/Ni-F
学位
金属纳米线因其良好的柔性和光电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ITO作为柔性透明电极的材料。近年来,碲纳米线(Te NWs)被证实具有高导电率,作为二维材料器件电极,具有去费米能级钉扎效应,是作为柔性透明电极的良好材料。目前,制备Te NWs主要是使用有毒还原剂水合肼或硼氢化钠,而本文使用葡萄糖作为绿色还原剂合成Te NWs,同时葡萄糖也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减少其他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对Te NWs性能的影
学位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具有高吸光系数、低缺陷密度、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优良的光电性能,成为当前国际国内新能源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十年来该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从首次报道的3.8%提高到25.5%,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该材料的稳定性差,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论文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改性来提升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本论文通过尝试不同活性层钝化剂研究对太阳能电池性能及稳
学位
随着全球互联网、物联网等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飞速发展,对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提出更大需求。通过采用多维光信号复用和高阶调制等技术可以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但传统实心光纤的材料非线性导致容量难以继续增长而出现容量极限,被称为非线性香农极限。为了克服实心光纤的材料缺陷,以空气作为导光介质的空芯光纤已经被提出和广泛研究。空芯光纤具有低时延、低色散、低非线性、高功率损伤阈值等优点,是可替代传统实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