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控制在发动机过渡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ife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性能变量是否随时间变化,发动机状态可分为稳态和过渡态两个状态。其中对过渡态的控制律设计要求为在不超过发动机物理或安全极限的情况下保证良好动态性能的实现,但由于过渡态控制在本质上属于非线性控制,在状态大范围变化时,传统线性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对发动机过渡态控制的研究一直是航空发动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过渡态控制中各项限制要求,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线性控制器和Min-Max选择器的方法来进行限制管理。但这种架构所具备的保守性问题已制约了发动机潜能的进一步发挥,为解决这种问题,本文对能够取消选择结构,直接将约束纳入考虑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航空发动机过渡态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为:
  首先,建立了一款尾喷管面积不可调的分开排气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部件级模型。在各部件数学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 Matlab/Simulink 软件建立了涡扇发动机的稳态和动态模型。并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相关部件的导叶角和导向器。通过仿真分析了该型发动机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一步最小二乘法和拟合法设计了线性化方法。
  然后,针对该型发动机模型,通过建立线性控制器和引入Min-Max选择器,搭建了传统限制管理方法体系,举例说明了其存在的保守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能够直接将约束纳入考虑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取消了传统方法的选择结构。并利用其设计了航空发动机单变量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之后研究了控制器关键参数的影响,揭示了参数的选择规律。进一步的,对单变量控制器存在的局限性,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多变量控制器,与单变量控制器作用下的过渡态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多变量控制器的改进效果。
  最后,研究了宽范围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分段控制器加转速调度方案的方法将控制器的控制范围由小转速范围扩展至大转速范围,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段控制器方法研究,改变状态矩阵方法研究及转速调度方法研究;第二步,利用飞行包线划分方法将飞行包线以标称点的形式代替,并利用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调度方案完成宽范围控制器的设计,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K-means聚类分析方法,高度和马赫数调度方案设计和宽范围控制器结构设计等。
  对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利用搭建的非线性部件级模型仿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低压轴转速大范围变化还是飞行条件变化的情况,发动机都不会超过其工作极限范围,且其动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航空发动机过渡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溶解浆作为粘胶纤维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简化溶解浆生产工艺,拓宽溶解浆生产原料来源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常规漂白化学浆作为一种造纸级化学浆,具有纤维素含量较高、产量大等特点,采用合理的纯化工艺进一步脱除化学浆中的半纤维素组分,可以升级为溶解浆,进而拓宽溶解浆的生产来源。本文以针叶木和阔叶木硫酸盐漂白化学浆为研究对象,采用γ-戊内酯/水介质体系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并结合机械磨浆、
工业机器人凭借高效率、高柔性和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制造业,但绝对定位精度低一直制约着其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因此研究提高机器人精度补偿方法是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和提高航空制造水平的关键。为解决传统离线精度补偿技术依赖运动学模型、补偿精度受限而不能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在拉丁超立方采样点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定位误差补偿模型,大幅提高了机器人
学位
高精度柔性制造装备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制造业水平的标杆,工业机器人因其高度柔性化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然而,工业机器人精度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发展,难以进一步拓展到航空航天等高精制造业中。另外,国内工业机器人仅能应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低端制造领域,机器人高精度加工装备技术被国外航空航天工业巨头垄断。为提高工业机器人精度,缩短我国与国外在航空航天高精度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差距,本文结合航空航天领域高
学位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是发动机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冷却热端部件、封严、平衡转子轴向力以及防冰等重要任务。深入研究空气系统内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对提高空气系统的设计技术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涡扇发动机整机空气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压气机盘腔、高低压涡轮盘腔、低压轴前后腔、前后轴承腔等旋转盘轴腔和大量的流阻换热单元以及相邻的结构部件,并将复杂的实际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轴对称旋转模型。所研究的是一个多腔相连
内转式进气道前体压缩激波与机体边界层之间的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现象,其将在进气道主压缩面前缘产生分离,诱发二次流,进而发展形成流向涡,导致低能流堆积,并增大了隔离段出口流场畸变,使得进气道抗反压能力减弱,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降低,启动和再启动性能降低等,对进气道有诸多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使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弯曲后掠压缩拐角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开展研究。首先,将内转式进气道中复杂的激波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限制值的确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整机振动限制值制定的机理不明,阻碍了新机研制和批产,直接影响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为服务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限制值制定方法研究工作,本文基于某型涡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子设计一个带机匣的缩尺动力学相似整机试验器,以便开展整机动力学建模与响应预测方法的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高速复杂转子-支承系
为研究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性能以及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基于湍流燃烧火焰面模型,采用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SLFM)与交互式非稳态欧拉颗粒火焰面模型(EPFM)相结合的方法,对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内氮氧化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进口空气温度对于燃烧流场和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学位
反推力装置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常设部件,可以显著缩短大型飞机的着陆滑跑距离,可用于紧急停止滑跑起飞和着陆不成功时的复飞,保证飞机在应急状态下安全、迅速、准确的着陆。然而在飞机降落滑跑过程中,反推气流可能引吧发地面涡的形成或被发动机再吸入,造成发动机的进口流场畸变,导致发动机进入旋转失速或喘振的不稳定工况,从而造成飞行事故。为了避免由反推气流重吸入和地面涡吸入引发的航空发动机气动失稳现象,
在实际情况下,航空发动机的故障数据的获取代价大,数量少于正常数据,且误诊的后果远远大于将正常数据误诊的后果,因此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本质是类别不平衡问题。本文以极限学习机和类别不平衡学习为研究主线,为提升诊断的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极限学习机的不足之处,采用?-dragging的思想,使用重定向策略对目标矢量进行修改,使不同标签之间的间隔尽可能的大。根据将“?1”标签沿原始方向移
多电航空发动机是目前航空推进领域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其对于改善发动机结构,提高可靠性,降低制造及维修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动燃油泵作为多电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对于燃油量的供给精度是影响多电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选择了由永磁同步电机和外啮合齿轮泵组成的航空电动燃油泵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控制系统设计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永磁同步电机及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机理,建立航空电动燃油泵数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