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Mao Tse-tung’s Poems from A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的意象英译研究多集中于各译本的优劣对比,忽视了译本多样性的原因,即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本文旨在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总结出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各主要因素,通过文本对比,进一步分析各译者的主体性在毛泽东诗词意象再现过程中的体现。 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毛诗英译本,分别为外文社出版的官方译本,Willis Barnstone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然后主要从译者的文化身份,翻译目的和时代背景这三个因素对三个译者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三个译者的译者主体性在毛泽东诗词意象翻译中的体现并探讨这三个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最后得出,毛泽东诗词三个英译本是以上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辩证地阐释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译者主体性具有双重属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在各制约因素的影响之下,译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创造出了精彩纷呈的译本。本文不对各译本的优劣进行对比,而是对不同译本出现的特点进行原因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提供一些帮助。
其他文献
A.S.拜厄特是英国20世纪文坛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占有》于发表同年获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该小说也获得了国内外文学评论者的青睐,纷纷从女性主义,原型批评,后现代主义等多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人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解读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成长,但很少有学者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解读。 本篇论文选取了维多利亚时期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拉莫特作为研究对象,并尝试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及三个核心概
学位
当代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英语文坛中最早对女性主义运动给予极大关注的女性作家之一。同时她也对英国社会非常关心,尤其是知识女性所面临的问题。 《针眼》不仅包含了德拉布尔早期小说的特点,也有其后期作品的特点,所以评论家们将其看做德拉布尔写作的转折点。女性主义批评家大多将研究重点放在女性自我追寻与突破这样的主题,还有一些批评家也研究了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技巧,但是却少有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
学位
城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过于集中的节奏暴露出诸多“大城市病”,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则是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解决结果关乎着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为了避免敏感复杂的城市系统受到外界扰动而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亟需找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水平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应对能力提供方向及思路。通过对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和韧性
学位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造出大量作品,其中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厄普代克最为著名的小说“兔子系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变,并且使他屡获殊荣。 国内外对约翰厄普代克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艺术特色、性描写和文化问题上。约翰厄普代克在成功的塑造了“兔子”这一男性角色同时,他也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些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并积极探寻了女性问题。然
学位
翻译不仅涉及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更涉及不同民族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核心主体,从翻译动机的确立、翻译的文本选择、原文的理解与阐释、翻译策略的取舍及译文的传播与接受,其行为在整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对翻译各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翻译研究中,译者行为研究是一个难以避免而又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翻译活动不应仅是原作者或原作的独白,而是译者带着“期待视野”在文
学位
城市公共安全关乎着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与否是城市发展稳定与否的重要考量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多元开放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在为城市居民创造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风险提供了高度集聚与密集流动的机会。大城市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脆弱性与公共安全问题多阶段多类型、不稳定不确定的特性层层叠加,致使大城市面临着尤为严峻的公共安全治理形势。提升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
学位
著名翻译家林语堂博士在海外的翻译与写作上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译介对于促进当今各民族文化交流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对于林语堂翻译和写作的研究活动,学者们试图从林语堂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位双语学者、一位翻译家和一名著名的作家的角度来剖析林语堂的文化身份。援用操纵学派和后殖民主义学说,一些学者总结认为林语堂的翻译和写作活动显示西方后殖民主义势力对弱势民族的文化入侵,也有学者
学位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之于现代小说,正如艾略特之于现代诗歌,毕加索之于现代绘画,都可以说是该领域中现代主义艺术的高峰。《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以下称《肖像》)是乔伊斯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说,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成长小说,更是他从传统走向革新的一部实验小说。 本文试图通过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来分析乔伊斯的实验小说——《肖像》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便更好地
学位
德拉布尔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多关注新一代知识女性的生活。《磨盘》是其第三部小说,创作于1965年,是一本关于未婚母亲自述的小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均是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或者写作技巧等视角来研究这部作品的。研究发现,在《磨盘》这部小说中,德拉布尔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性,人类存在的异化,探索了真实存在之路,德拉布尔所关注的这些问题也正是存在主义关注的焦点。但之前的研究对这部小说反映出的存在
学位
《红高粱家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于1993年由美国著名汉学家霍华德·戈德布莱特(中文名字是葛浩文)译介到美国,也是莫言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就进入到商业渠道的小说,一经出版引起了西方媒体和读者的强烈反响。 功能派翻译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德国。其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成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