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淹水腐解对土壤Cd活度的影响及其与DOC的关系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现代化事业尤其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农田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对农产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进入农田重金属的活度及生物有效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土壤有机质(SOM)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转化、迁移等行为影响农田重金属的活度。我国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秸秆产量大,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可以提升土壤肥力,也是减轻其环境压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秸秆直接还田意味着大量外源有机物进入土壤,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活度的效应值得关注。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重要的环境物质,是土壤有机质(SOM)中最为活跃,对土壤重金属转化、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等具重要影响的部分。还田后的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间产物是土壤DOC的重要来源。目前针对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及其与DOC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模拟Cd污染土壤为材料,设置不同秸秆与氮肥添加量处理,于淹水培养的不同时期测定了土壤溶液pH、电导率、Cd与DOC浓度以及土壤固相中不同组分Cd含量,以分析添加秸秆及氮肥对土壤Cd活度的效应及其与土壤DOC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秸秆与氮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溶液电导率,随秸秆及氮肥添加量增加,不同培养时期土壤溶液电导率均显著提高,说明在秸秆腐解过程中提高了土壤溶液电解质水平。与不加秸秆与氮肥(对照)相比,添加秸秆与氮肥分别使土壤溶液电导率提高20.3%及29.5%,氮肥对土壤溶液电导率的效应随秸秆用量的增大而减弱。(2)随秸秆及氮肥添加量增加,不同培养时期土壤溶液Cd浓度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添加秸秆及氮肥处理土壤溶液Cd浓度分别提高53.7%及38.9%,表明添加秸秆与氮肥促进了污染土壤Cd的溶出。(3)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土壤溶液中DOC浓度均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浓度出现在40d左右。土壤溶液DOC浓度与秸秆与氮肥加入量关系密切,随秸秆及氮肥用量增加,土壤溶液DOC浓度提高。添加秸秆可使土壤溶液DOC比对照平均提高43.9%,施用氮肥则可提高17.7%。(4)添加秸秆条件下,土壤溶液Cd浓度与DOC浓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间的回归方程为:y=0.112x-3.776(r=0.586**,n=90;y:土壤溶液Cd浓度,μg/L;x:土壤溶液DOC浓度,mg/L)。本研究中,DOC每提高100mg/L,土壤溶液Cd浓度可提高11.2μg/L。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溶液Cd浓度与DOC浓度间的相关关系在培养前期较弱,随培养时间进一步延长,该相关关系显著增强。(5)本研究中,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土壤溶液Cd浓度与有效态Cd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12”,n=90),说明随着秸秆不断腐解,部分有效态Cd进入土壤溶液。(6)随秸秆腐解进程的推进,所测定的土壤Cd组分中,残渣态Cd含量逐渐减少,酸溶态Cd含量逐渐提高,而还原态及氧化态Cd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溶液Cd浓度与土壤残渣态Cd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酸溶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氧化态Cd呈较弱的正相关,而与还原态Cd无明显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塑料产品的广泛应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一种主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食品中;同时DBP具有生殖毒性,遗传毒性等;因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微生物能较
介绍七氟丙烷系统容器安全泄放装置。计算不同条件下,灭火剂瓶组最大工作压力。利用温度试验箱等设备对计算值进行试验验证。分析初始充装压力对灭火剂瓶组最大工作压力的影
我国是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钨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多年来我国钨矿的开采为世界钨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但随着钨资源的日益减少,我国钨矿的储量优势正在慢慢消失。而
专业、高质量地编制测绘招标文件是测绘项目管理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先后介绍了招标文件内容,探讨了招标文件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并据测绘项目的特点对资格条件、用户需求、评分方法与评分细则等重点内容的编制给出了详细建议,对编制高质量的招标文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