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是促进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总抓手,其中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所在。但是,乡村产业振兴面临诸多问题,如产业发展和效益不匹配、产业要素欠缺活力、产业所需基础设施薄弱和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而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何有效释放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作用,成为我国各界广泛讨论的重要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机制,对数字经济和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定量讨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本文使用2011-2020年31个省份数据,线性估计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可作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机制;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指数与创业活跃度指数均显著通过单一门槛,并未通过双门槛与三门槛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非线性边际递增特征成立,并且,该效应同时受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体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积极互动,共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中,首先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在地理距离权重下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莫兰指数具有显著关系,二者在空间上存在明显聚集现象。之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各省乡村产业振兴不仅存在内生效应并且存在以数字经济为交互的外生效应,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空间溢出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区之间的异质性显著,东部与中部地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作用显著,但该作用在西部不显著。最后,稳健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依旧成立。最后本文从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分别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实施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促进各地区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创业活动,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绿色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各种新兴经济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要素,一方面带来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大数据发展的热潮下,国务院于2016年出台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以下简称为大数据试点政策),旨在将大数据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结构高效转型的引擎,以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经
学位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资源型城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整体协调计划,以选择自然环境为代偿换取的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已经严重损害了城市环境质量。《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发布,为推动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改善环境条件,促进可持续性。因此,如何协调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发展,是现阶段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而关键的问题。本文
学位
近年来,大数据飞速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各个领域。数据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资本”,其重要性犹如未来的“新石油”。我国现在对政府数据资产的研究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如何对政府数据资产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这对于完善政府数据资产的管理,促进政府数据最大化,推行政府宏观调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探讨研究政府数据资产的相关概念,结合数据资产自身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应用
学位
中国正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挑战,同时也在努力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生态环境威胁,探索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关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研究热门领域之一,本文通过把经济、社会、能源和生态等方面统一到DPSIR框架内,计算得到可持续发展效率,尝试解决单一效率无法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得出了可持续发展效率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为节点,考察各省2
学位
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阐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且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运用创新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作业设置多元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
山西省承担着“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的重担,而山西省的转型发展不仅需要内部合力,更需要外部助力。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省转型发展进程,2018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为山西省加强区域间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区域联系提供了指导;山西省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强调了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山西省加深与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成为山西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医疗保险基金不仅是医保制度发展的“基石”,更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十八大以来,审计署始终将医保基金审计作为工作重点,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统一的医保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医保基金绩效审计,有助于推动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构建医
学位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大背景之下,我们亟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其基本要求就在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林兆木说过我国经济发展是否高质量体现在是否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反映在五大维度上,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以本文就从这五个维度入手,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近年来,废气等的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
学位
中国煤系气资源丰富,其中沁水盆地是中国煤系气分布的主要盆地之一,明确煤系气叠置含气系统分布特征,有助于实现煤系气的共探合采。为此,以沁水盆地榆社—武乡示范区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煤系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煤系气叠置含气系统,研究了煤系气的源岩—储层共生组合特征、储层分布特征、共生成藏特征,并详细分析了示范井的压裂合采效果,预测了示范井产量。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目标煤系空
期刊
水资源是重要生态资源,提升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黄河流域7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度分析不同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与利用效率,并进行耦合诊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测度与分析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CRITIC法与主成分法确定组合权重,通过T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