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初中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和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生成就动机的状况在年级、学业成就、父亲的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的避免失败因子得分影响较为显著;男生与女生在成就动机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并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住校与走读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状况在年级、性别、学业成就、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时段、是否走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父母亲双方在对男女生的教养方式上差异非常显著。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生在追求成功因子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避免失败因子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合成动机得分上与心理控制源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追求成功因子上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亲对子女的偏爱呈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避免失败因子上与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偏爱和父亲过度保护等六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初中生在心理控制源因子得分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与除了前两者和母亲惩罚严厉之外的八个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初中生追求成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父母亲偏爱被试对初中生追求成功具有消极的影响作用;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对初中生避免失败起到显著地促进作用,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初中生避免失败起显著地抑制作用;而父母亲偏爱被试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外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初中生心理控制源的外控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还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果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