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素质的高低、科技型人才的规模和数量、国民创新能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能否取得优势地位,也是影响其国际竞争优越性的核心因素。而无论是国民素质的培养还是国民创新能力的提升,均依赖于该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随着新常态经济的到来,区域经济急切需要优化升级的山西省只有依托本省高等教育的独特“人才、科技、创新和知识供给”优势,协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是关键。 本研究基于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结合山西区域高等教育面临着双重转型的研究背景,采用文献综述、访谈和调查统计方法,对山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探索了山西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产生机制,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形成由高等教育促进,具有强大的技术进步效应。第二,从山西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近况、山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协调性分析,得出目前山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属于低层次协调,山西高等教育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第三,做了山西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基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产生机制,定量测算了山西省高等教育的技术效率、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和产业结构优化贡献率,得出山西省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和造就专业化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及传递和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转化等途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山西省高等教育对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多种制约问题,表现为重点发展产业所需人才大量缺乏,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知识匮乏对发展高新技术知识的制约,缺乏新技术知识产业工人对山西传统产业改造的制约,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共赢合作机制,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第四,提出了山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优化高等教育规模,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优化山西省高校专业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与政府、社会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