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琴乐是中国古琴音乐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明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派、琴人、琴曲、琴歌、琴谱等方面环环相扣、平衡地发展,促成了明代琴乐的发展。现存的明代琴学文献资料客观地记录了明代三百多年间古琴音乐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明代初期,随着浙派的形成和兴起、琴谱的刊印,古琴音乐又重新恢复新的活力,拉开了明代琴乐全面繁荣的序幕。明代中后期,新兴的虞山派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取代了浙派在琴界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从中国第一部琴谱问世之后,明代琴谱的刊印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较大的成绩。习琴之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琴学人才。明代琴乐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一片大好景象,其数量之多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
明代古琴音乐不仅对中国古代古琴音乐进行了保存和继承,并对明代琴学的发展以及后世琴学的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与此同时,明代琴乐在日本等国的古琴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日本琴界的重新崛起和明代琴乐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本文对明代琴乐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研究,力求较为清晰、条理地展现明代古琴音乐发展的历史概貌,明确其在中国古琴音乐中以及在中国音乐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