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球在细胞内和斑马鱼体内运载释放光敏药物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包裹的Fe3O4@SiO2@CdTe多功能微球同时具有光致发光、磁操控和热响应性质,本研究探讨了其作为药物载体运载和释放光敏药物的可行性。微米球的PNIPAM聚合物可以在低于临界温度(32到34摄氏度)时负载光敏药物,并在37摄氏度时在水溶液中释放药物,水溶液中的药物可以通过荧光光谱仪来检测。由于微米球中的量子点和光敏药物ZnPcS荧光峰分别在580纳米和680纳米,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可以方便的通过不同的滤色通道将两种荧光信号分开,从而检测微米球与ZnPcS在活体样品中的分布。研究发现温度在28摄氏度时微米球可以携带ZnPcS进入CHO细胞,细胞在37摄氏度下培育半小时后,通过Ci.SM的多通道影像可以观测到细胞内的微米球将ZnPcSS释放到胞浆中。温度在28摄氏度时,微米球被斑马鱼吞食后聚集在斑马鱼的肠腔,在37摄氏度下培育半小时后微米球在斑马鱼体内释放了ZnPcS。通过磁场梯度为300Gs/mm的外部磁场实现了微米球在斑马鱼肠腔内的操控。这些试验结果说明多功能微米球在药物靶向输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同时,由于PNIPAM在低临界温度以上时与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性,所以多功能微球有标记细胞并在活体内示踪的潜在应用,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稀土离子掺杂纳米粒子的上转换发光由于在生物荧光标记、光学数据存储、上转换激光器、彩色显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上转换发光效率是决定这些纳米粒子
本文主要研究了气体分子的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光谱(CARS)。文章首先基于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采用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以量子化的物质粒子系统的密度矩阵
本文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在纯铝基片上化学镀Ni-Co-P合金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以及热处理工艺对在纯铝基片上化学镀Ni-P/Ni-Co-P合金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对热处理引起薄膜结构和磁性能改变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磁性记录材料的记录密度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取得的结果可归纳如下:(1)制备了缓冲剂浓度分别为0.1mol/L、0.2mol/L、0.3mol/L、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