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82年,费城由贵格教徒威廉·宾建立,作为宾夕法尼亚的领主,他将贵格会的“信仰自由”淋漓尽致地运用在费城的制度建设中,创设了领主制与贵格会领导相互结合的政治体制,使早期费城拥有了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吸引了众多移民,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其中一员。凭借自己的奋斗经历,富兰克林向人们号召追求财富与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办报办学、成立民间政治团体、建立民兵与消防队等各项措施,切实地参与社会改良。殖民地时期费城的历史与威廉·宾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密切相关,他们俩将自身的信仰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推动市民自由与社会参与精神的发展,这是费城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通过对二人的思想研究,梳理他们对费城自由与公益精神形成的作用,并试图了解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殖民地时期城市获得的发展成就与出现的问题,以丰富国内费城史的研究。本文除了绪论与结语以外,有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叙述了费城建立之前的殖民地社会状况与威廉·宾对费城的规划蓝图。威廉·宾以“爱”为名义号召各教派共同维护宗教自由、将信仰上帝视为个体存在的归属,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兄弟友爱之城”,以此奠定了费城精神的基调,并开创了城市的各项体制建设。正是因为他身为贵格会领袖与宾夕法尼亚领主的身份,早期费城的管理主要依托贵格会及领主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居民们作为“市民”的社会主体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对个人品德的重视与塑造,并对建立一座真正属于市民之城的愿望。富兰克林认为市民可以凭借独立自由的精神与优秀的品德,获取财富,并将财富转化为个人参与社会公益、促进城市繁荣的基石。因此富兰克林的个人价值观是以城市发展、社会公益为前提的独立自由的人生理念,这是他对费城精神内涵的重要补充。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如何将个人理念运用至费城建设,并由此取得的城市发展成就。18世纪20年代,费城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富兰克林抓住机遇,宣扬市民作为城市主体的独立性,通过发展文化教育、建立志愿民兵、倡导慈善救助与废除黑人奴隶制等措施,积极扩大市民参与,客观上切实地推动了费城的市政改良,并被誉为“宾夕法尼亚第一公民”。在市民的努力下,殖民地时期的费城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四章主要说明尽管威廉·宾渴望建立一座“兄弟友爱之城”、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希望推动市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但是城市的贫困人口因为缺少财富对社会公益力不从心、黑人因为社会偏见与奴隶制得不到自由与平等,这些客观因素都阻碍着“友爱之城”的真正实现。结语叙述了关于殖民地时期费城变迁的启示与思考。保持一个城市的活力,除了加强政府对城市管理,作为城市的主体——市民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将城市建设成为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一座有文化魅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