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NMD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信号通路的miRNA基因及其靶基因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微小RNA(m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miR-219、miR-132、miR-107及miR-125b可能参与了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信号(简称NMDA通路)基因的调控。NMDA通路障碍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上述4个miRNA编码基因及NMDA通路基因为候选基因,探索这些基因上的SNPs是否单独的或联合的影响疾病的发生。  方法:  分别在hsa-miR-219、hsa-miR-132、hsa-miR-107及hsa-miR-125b编码基因及靶基因GRIN2A、GRIN2B、GRIN3A、 CAMK2G3’UTR区选取4个(rs107822、rs3803808、rs2296616与rs2081443)和6个SNPs(rs1420040、rs1805502、rs890、rs16920487、rs12342026与rs2306327),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10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5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利用SHEsis软件进行HW平衡及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应用SNPstats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单位点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发生风险的相关程度;使用多因子降维法软件(MDR)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结果:  1.除rs1805502和 rs16920487,其余8个位点在对照组中均符合HW平衡。  2.等位基因分析显示:GRIN2B基因rs890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5),并且等位基因 C显著降低了精神分裂症发生风险(OR=0.81,95%CI=0.70-0.94)。  3.基因型分析显示: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rs890基因型分布最符合隐性遗传模型(P=0.0003;AIC=2725.3),与联合基因型AA/AC比较,rs890 CC基因型能显著降低疾病发生风险(OR=0.47,95%CI=0.31-0.72)  4. MDR基因交互分析发现4位点模型 rs2081443-rs107822-rs890-rs12342026为最佳模型(P<0.0001,OR=2.21,95% CI=1.84-2.65),所以hsa-miR-125b、hsa-miR-219编码基因可能与GRIN2B、GRIN3A基因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RIN2B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并且可能与GRIN3A基因以及hsa-miR-219、hsa-miR-125b编码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温控式血管内射频消融球囊,采用纵向线形式消融增生的动脉内膜,探究射频球囊血管成形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对动脉的重构作用及可能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