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业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促进重点行业和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实现对金融业的精准定位,正确认识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及其集聚能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在金融业发展中的要求,完善金融市场发展结构,逐步提高金融业发展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当前,山东省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过渡阶段,在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完善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结构,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状况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从而为更好地促进山东省区域金融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方面的文献,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理论以及金融结构理论入手,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金融业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效率以及金融集聚能力的多维视角出发,综合评价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状况;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社区城市的金融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分;同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7社区城市金融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比较;其次,通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包含山东省在内的8个沿海省、市进行金融发展效率分析,并对山东省17个社区城市及三个主要金融行业的金融业效率进行了测评;再次,通过建立山东省金融集聚水平评价体系,对山东省17社区城市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测评,较详尽地揭示出山东省金融业集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状况有一个系统的把握。研究表明,从金融业综合发展水平来看,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状况良好,金融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是发展规模和深度不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足;与金融业发展较好的广东省和江苏省相比,差距较为明显;17社区城市之间金融业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山东省金融业发展效率逐步提升,区域差异大,结构化、规模化问题明显。山东省金融业集聚能力明显,金融资本、金融人才以及金融机构是影响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省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从金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金融业发展的结构以及金融人才等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