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C5通过TLR2/NF-κB负调控LTA诱导的炎症反应并参与调节TLR2介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I型膜结合蛋白,参与天然免疫反应,可以识别和防御入侵的病原体和微生物。至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的TLRs家族成员有11个,其中,TLR2是一种关键的天然免疫受体,主要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中,并被报道参与多种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NLRC5是NOD样受体家族新发现的一种蛋白,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人与小鼠NLRC5均在肺、脾和胸腺中高度表达。大量研究表明,NLRC5在天然免疫中起着调节体内平衡的作用。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针对NLRC5在TLR2介导的炎症反应和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参与调节作用进行探讨。一、NLRC5通过TLR2/NF-κB信号通路对脂磷壁酸(LTA)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进行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背景NOD样受体(NLRs)是一类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宿主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防御中起作用。NOD样受体含CARD结构域-5(NLRC5)是其家族中最大的成员,它于2010年被首次发现,并相继证明能够在天然免疫及多种炎症反应中起关键性调节作用;此外,它亦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在其中起免疫监视作用。有可靠性研究表明,在体外,NLRC5可以负性调节TLR4介导的NF-κB的激活和I型干扰素的产生。TLR2与TLR4均为跨膜蛋白,能够参与多种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并起到调节作用,而NLRC5在体外是否亦能够参与TLR2介导的炎症反应,对其反应过程有着怎样的调节作用,目前尚未可知,仍需进行探究。研究目的1.探究在LTA诱导下,NLRC5在TLR2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2.探讨NLRC5对TLR2介导的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可能存在的炎症调节潜在靶点。研究方法1.不同时间点LTA刺激巨噬细胞,观察TLR2、NLRC5及炎症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分别用相同浓度的LTA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0h、4h、8h、12h、24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LR2、NLRC5及多种炎症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2.通过siRNA在巨噬细胞中对TLR2进行干扰,并观察对LTA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NLRC5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行TLR2 siRNA干扰的同时,用LTA刺激细胞12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的敲减水平、NLRC5蛋白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水平在对TLR2敲减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F-κB的入核分布情况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3.通过siRNA对巨噬细胞中NLRC5进行靶向干预,观察其对LTA诱导下,TLR2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TLR2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用NLRC5 siRNA干扰RAW264.7巨噬细胞,对NLRC5靶向敲减后,用LTA刺激细胞12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的敲减水平、TLR2蛋白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水平在对NLRC5敲减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行NLRC5敲减后,对NF-κB的入核分布情况及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1.LTA在RAW264.7细胞中诱导炎症反应和NLRC5的激活RAW264.7细胞在LTA刺激作用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炎症反应相关蛋白P-NF-κB p65、NLRP3、ASC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LRC5的表达水平也在LTA的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方式升高;与此同时,我们发现NLRC5的蛋白表达水平在12小时时达到峰值。2.LTA诱导NLRC5的激活是TLR2依赖的使用TLR2 siRNA对RAW264.7细胞进行敲减后,在LTA诱导下,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显著减弱,Western Blot示炎症相关蛋白P-NF-κB p65、NLRP3、ASC的表达显著下调,同时,NLRC5的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果,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对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荧光成像结果显示,在对细胞进行TLR2敲减后,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减弱,P-NF-κB p65入核数量减少。3.NLRC5在TLR2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能够负性调节炎症反应和NF-κB的激活在RAW264.7细胞中行NLRC5 siRNA敲减后,经LTA刺激细胞12h,免疫印迹分析显示,TLR2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在缺乏NLRC5的细胞中显著升高。此外,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如NLRP3显著增加,然而ASC则显示表达降低。为了进一步进行验证,对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荧光成像结果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论1.NLRC5参与LTA诱导下TLR2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2.NLRC5在TLR2介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来对炎症反应进行调控,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天然免疫调节机制。二、在TLR2介导的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中,NLRC5参与并对其炎症可能的调节作用的机制探讨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作为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保持持续增加。据估计,全球约有3.34亿人患有哮喘,预计到2025年全球总体患病人数将增加1个亿。其发病机制与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异常有关。有哪些天然免疫反应能够通过TLR2激活,并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作用,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此外,在哮喘发病中,未有研究针对NLRC5对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参与情况及调节作用进行探讨,其与TLR2/NF-κB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也不甚清楚,相关机制有待研究。研究目的1.观察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中TLR2、NLRC5及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2.探讨在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中,NLRC5是否参与TLR2/NF-κB信号通路,并在其中起到怎样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1.建立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检测OVA诱导的C57小鼠肺组织中的TLR2、NLRC5的表达水平和气道炎症水平行鸡卵清蛋白(OVA)致敏并激发WT C57小鼠,建立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57小鼠肺组织中TLR2和NLRC5的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的气道壁厚度及气道壁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环数;过碘酸希夫(PAS)观察小鼠气道壁周围环状细胞增生和粘液分泌情况;瑞氏染色计数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细胞数及各类炎性细胞数目。2.TLR2基因敲除对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评估对C57小鼠行TLR2基因敲除(TLR2-/-小鼠),OVA分别致敏并激发TLR2-/-小鼠以及C57小鼠。通过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来观察分析小鼠在TLR2缺失后气道炎症表现的变化,HE染色分别观察C57和TLR2-/-小鼠气道壁厚度及气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情况,PAS染色观察两组小鼠气道周围粘液分泌及杯状细胞增生;BALF液利用瑞氏染色法计数总细胞数及各类炎性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BALF中IL‐13,IL‐6,IFN‐γ,TNF‐α的水平。3.在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中行TLR2基因敲除对NLRC5蛋白表达水平和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估OVA分别致敏和激发C57小鼠和TLR2-/-小鼠,建立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提取小鼠肺组织均浆提蛋白,提取的肺组织总蛋白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分析NLRC5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及对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估NLRC5在TLR2介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参与情况和对下游炎症信号可能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1.OVA诱导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伴TLR2和NLRC5表达增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受OVA刺激的C57小鼠,BALF液中的总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各类炎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小鼠支气管管腔狭窄,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粘液分泌;同时,免疫印迹分析示TLR2和NLRC5蛋白表达水平同气道炎症水平一致,均明显增加。2.OVA诱发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在TLR2基因敲除小鼠中明显缓解在OVA致敏和激发条件下,与野生型C57小鼠相比,TLR2-/-小鼠肺组织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显示:小鼠支气管管腔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粘液分泌及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均有明显减弱;BALF液中总细胞数及各类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ELISA检测BALF液中IL-6、IL-13及TNF-α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IFN-γ表达水平在TLR2-/-小鼠中则有所增加。3.TLR2基因敲除能明显降低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炎症相关蛋白和NLRC5的表达水平在OVA致敏和激发下,野生型C57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表达水平亦同样升高;而TLR2-/-小鼠同野生型C57小鼠相比P-NF-κB p65、NLRP3和ASC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更重要的是,NLRC5的蛋白表达水平也随之明显减弱。研究结论1.NLRC5、TLR2及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均参与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2.NLRC5参与TLR2介导的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并可能通过TLR2/NF-κB信号通路对过敏性气道炎症起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自2001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20年"燃情"岁月。在非遗保护机构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等机构。在非遗推广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承办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传统聚落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物质结晶,其中蕴含的历史渊源、建筑艺术、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然而,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无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量的传统聚落正处于大肆地被破坏而消失的局面,保护和更新迫在眉睫。本文以苏州太湖三山岛桥头村为例,从建筑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桥头村村落新旧空间形成背后的原因,分析提出应对策略,试图通过构建桥头村的社会性网络及其相应的社会性空间网络来为传统聚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但是会引起显著的副作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等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化疗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而目前化疗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
为搭乘2020年北京冬奥会和“三亿冰雪梦”的历史机遇,加速推进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民众冰雪运动普及的愿景。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滑雪场实际发展规模、政策扶持、分布境况的基础上,思辨与探蹊出滑雪场建设运营发展的现实困境和选择路径。结论:在规建精准布局紊乱、规模狭隘受阻;利基营销宣传模糊、产业功能欠佳;安全保障督效不足、混道经营丛生;高端人力资本匮乏、服务管控滞后等瓶颈制约滑雪场高
目的: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最常见的恶性疾病,膀胱癌主要是尿路上皮的多种病理学病变,它被认为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包括吸烟等。基底细胞可能是膀胱癌起源的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相关的各种刺激下发展为膀胱癌。虽然膀胱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如经尿道切除,膀胱内注射卡介苗(BCG),化学疗法或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舒尼替尼等)对膀胱癌进行治疗等),临床已经证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膀胱癌的作用,但在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CM)对神经分化和免疫炎症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实验,将BMSC-CM和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共同培养7天,随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共培养7天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在动物实验通过建立脊髓孙损伤动物模型,注射BMSC-CM利用组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其对损伤局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再生的影响
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指的是规律、有顺序的心房部正常生理性电活动完全丧失,取而代之为频率高达300-600次/分的无序、不协调微小颤动波,从而使心房部分或者完全失去了有效收缩,心房无法正常泵出回流血液,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发病率极高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发生以及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是导致心源性休克、脑卒中以及肺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心
第一部分脂联素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研究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是如今患病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CABG是CAD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大隐静脉因取材方便、易于处理等优点而作为常用的桥血管之一,但其容易发生术后再狭窄或闭塞而难以维持通畅性。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机制导致大隐静脉再狭窄,如何预防再狭窄并维持其通畅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脂联素(ADP)是具有抗炎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致残性疾病。轴突脱髓鞘是SCI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促进再髓鞘化是修复SCI新的突破点。少突胶质细胞是脊髓中构成髓鞘和再髓鞘化的主要细胞,促进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对髓鞘再生具有重要意义。SCI常伴有炎症反应,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可以在炎症作用下,重新获得干细胞的特性即发生去分化,从而为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很有希望的细胞来源。将具有
1背景前列腺癌是50岁以上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男性癌症死亡原因。前列腺癌最初依赖雄激素,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然而,肿瘤在两年内对雄激素缺乏不敏感。因此,前列腺癌可以缓慢发展到高风险攻击阶段。前列腺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化疗和免疫治疗。但仍不能完全抑制前列腺癌进展。因此,迫切需要鉴定和开发抗前列腺癌的新药物。自噬是一种对健康和疾病很重要的稳态过程。自噬作为细胞的循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