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臭滴滤塔快速启动及H2S去除效果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恶臭是典型的环境污染之一。H2S是较为常见的恶臭气体,其具有无色、有毒、可燃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危害。生物除臭法是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生物滴滤法具有反应器体积小、净化效率高、方便操作、压降小、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恶臭气体的去除。为了有效控制H2S的排放,本文采用自制生物除臭滴滤塔反应器,研究了硫化细菌的快速驯化富集、反应器的快速挂膜启动,以及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快速富集硫化细菌,对有效处理含有H2S的恶臭气体及生物滴滤塔的快速启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比较分析多种硫化细菌培养液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快速驯化富集硫化细菌的培养液:Na2S2O3 5H20,1.0%;K2HPO4,0.3%;NH4C1,0.2%;MgC12,0.05%;CaCl26H2O,0.02%;升华硫粉,0.2%。利用该培养液,在最适起始pH 6.0左右、溶解氧DO≥5mg/l、平均室温25℃条件下,以传代培养的方式驯化硫化细菌,到第3代(历经7d)时,即可富集大量硫化细菌。2、滴滤塔的初次启动。将驯化富集的硫化细菌作为菌种,比较不同挂膜接种方式对反应器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塔内填料挂膜接种法更有利于滴滤塔的启动,25℃条件下启动至第6天容积负荷为11 g/(m3·h)时,H2S去除率达到100%并保持稳定。本实验设计的塔内填料挂膜接种及气液相逆向循环挂膜启动法可实现滴滤塔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共计9天即可完成填料挂膜至反应器的启动。3、滴滤塔的再次启动。在进气负荷10.4g/(m3·h)、8~15℃低温条件下对闲置40天的滴滤塔进行重新启动。结果发现,本滴滤塔反应器具有较高水平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及快速重新启动机能,重新启动第6天去除率达到99%,之后稳定保持100%。4、滴滤塔反应器稳定运行,研究了各工艺条件对H2S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滴滤塔反应器具有高效稳定去除H2S气体的能力,H2S进气浓度45~135mg/m3、进气量0.4~1.6m3/h的范围内,最短空床停留时间10.8s、最大容积负荷45g/(m3·h)条件下,H2S去除率稳定达到98%及以上。(2)本实验中以陶粒和木炭为填料的滴滤塔反应器的最佳进气量和循环液量之比即气液比为167。(3)本滴滤塔反应器对低pH值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循环液pH值由3.1下降至1.26历经21天的时间,反应器H2S去除率始终保持98.6%以上。(4)本滴滤塔反应器容积负荷为28g/(m3·h)时,在26~34℃温度范围内,H2S去除率可达99.2%以上;当温度低于10℃时,滴滤塔去除效率快速下降至90.9%以下。5、滴滤塔反应器对NH3具有高效去除能力,NH3进气浓度在10mg/m3~121mg/m3的范围内,滴滤塔稳定达到98.7%及以上的去除率,出气浓度最高0.6mg/m3,可稳定达到一级厂界排放标准。
其他文献
起落架摆振在飞机滑跑过程中时常发生,控制不当严重影响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基于磁流变原理设计的减摆器阻尼力可调范围较大,在减缓摆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依据研究较为成熟的单线圈内置式磁流变减摆器,研究前起落架摆振特性。首先建立包含机轮摆动、轮胎变形及减摆器受力特征的摆振分析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确立摆振系统稳定性条件,分析系统参数对摆振稳定域的影响,奠定飞机摆振仿真研究的基础。其次基于磁
地震动的扭转分量,或者结构由于施工误差等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不对称性,都会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偏心扭转效应,即偶然偏心。目前各国抗震设计规范普遍要求,在地震力垂直方向附加建筑平面尺寸的±5%或±10%为偶然偏心距,以考虑上述不确定因素。关于偶然偏心距的取值,以及设计偶然偏心的必要性的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关于偶然偏心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侧性能,以及侧扭刚度退化的影响,目前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通过调
乌东井田含煤32层,现主采B1+2、B3+6两组煤,煤层厚度分别为30 m和40 m,煤层平均倾角均为87°,为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分段放顶煤工艺进行回采。2011年至今,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共发生了 5次冲击地压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急倾斜煤层处在八道湾向斜南翼,随着矿井采掘工程向深部延伸,煤岩体进一步表现为应力集中和能量集聚,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将进一
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图像分类与大多数遥感应用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快慢也就直接影响着遥感图像处理应用的发展。随着遥感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的串行计算已经无法满足计算复杂的遥感分类处理和用户的实时性应用需求。并行计算的运用,如GPU通用计算和MPI并行等,为提高图像处理速度开拓了新的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如何将计算机网
石墨作为我国优势矿种之一,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化工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工业味精”的称号。随着石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优质石墨尤其是大鳞片石墨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对嵌布关系复杂、细粒级难选隐晶质石墨矿进行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论文针对内蒙古某致密块状隐晶质难选石墨矿,从原矿特性、粗选条件、扫选条件、精选条件、中矿处理方式、闭路试验
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的燃烧流动过程十分复杂,必须使用先进光学观测技术研究。基于化学发光的燃烧诊断技术能够获取有效的燃烧信息,发光信号采集方便;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化学发光
氨(NH_3)是一种环境有害气体,会促使大气中SO_2氧化生成气态硫酸盐凝胶,进而形成雾霾。人体吸入NH_3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氨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于化工生产中,还可以用作无氟制冷剂和无碳储氢材料。回收氨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水洗或酸洗会存在设备腐蚀和分离纯氨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寻找可再生、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环境友好型NH_3吸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低共熔溶剂
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良性能如抗疲劳、耐腐蚀、耐高温、质量轻,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自身结构和性质上会发生改变,也会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航空领域为了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复合材料进行损伤和缺陷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电容层析成像具有速度快、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缺陷损伤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容的边缘效应对复合材料内部出现损
随着工程结构的不断发展,结构的时变动力学特性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时变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成为航空、航天器结构动力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时变结构的模态振型辨识对结构
航空发动机故障特征提取及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发动机故障识别及诊断,特别是分析转子系统的机械状态和故障。通常认为,振动信息所包含的机械状态信息最丰富(包含幅值、频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