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减摇鳍及其在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摇鳍自1889年问世以来,无论是在船舶减摇上还是在水下机器人作业中其优越性能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对于仅依靠改变壁面形状就能提高升力的变形减摇鳍升力模型的建立对今后减摇鳍鳍型的设计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和改进了三种变形鳍模型:波状突起鳍、变拱度减摇鳍和襟翼鳍,并对以上鳍型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今后的减摇鳍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美国肯塔基大学BIG BLUE项目中应用的刚性充气式机翼的思想,通过改变机翼表面的几何结构,控制机翼表面的流场分布状况,推迟边界层分离,提高升力;本文提出了一种表面具有“波状突起分布”的减摇鳍。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波状突起鳍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流场计算,并与相同几何尺寸的标准NACA0015减摇鳍所测得的水池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波状突起鳍在相同条件下能减小流体分离区,达到提高升力的目的;最后对升力增加的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波状突起鳍增加了变形减摇鳍的鳍型选择范围,并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在复杂变化的海情下实现节能高效减摇,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零航速变拱度减摇鳍升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最大转鳍角与随机海浪波高值关系的无因次化处理来表示随机海浪作用下的升力,同时以产生升力最大,消耗能量最小为目的,建立寻优目标函数;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得到随机海浪作用下的最优拱度,并且将该减摇鳍应用到水下机器人中。由于该变拱度减摇鳍在工程上很难实现,考虑实用性参考了航空上应用广泛的变形襟翼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从理论上提出的零航速襟翼鳍,选用标准NACA0015矩形鳍的剖面为模型,从仿真实验角度探究零航速下襟翼鳍的水动力性能,并初步讨论襟翼与主翼弦长比、襟翼的旋转角度、襟翼鳍的运动幅值、运动频率对减摇鳍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襟翼与主翼弦长比为0.1的时候襟翼鳍的水动力性能最好,襟翼的旋转角度越大水动力性能越好,襟翼鳍的运动幅值越大水动力性能越好,襟翼鳍的运动频率对襟翼鳍上产生的升力影响很大,运动频率越大所产生的升力也越大。最后比较了零航速襟翼变形鳍与XTTM系列收缩式零航速减摇鳍的升力特性,得出在零航速下襟翼变形鳍在作高速拍动时,升力增加明显,而对于已经广泛应用的XTTM系列收缩式零航速减摇鳍在低速拍动时产生的升力明显比襟翼变形减摇鳍大。最后分别将零航速变拱度减摇鳍和零航速襟翼鳍应用到Fossen水下机器人中进行了减摇仿真计算。
其他文献
随着印刷行业飞速发展,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印刷品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印刷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印刷品种类和图样多样化的要求。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技术因其检测速度快、检
危害公共安全、妨碍社会正常秩序的涉贪涉恐涉黑犯罪是目前最为严重的犯罪行为,作案手段极其复杂,打击难度大,对公民和国家造成了极大损失。在实际侦查中,这类犯罪的作案人往往具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水下自主机器人--自主机器鱼基于视觉的自主定位问题。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视觉定位系统,使自主机器鱼能够依赖单个摄像头,通过采集到的场景图像来实时确定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的大数据时代,海量增长的图像资源和日益普及的智能设备都要求我们实现更加有效的图像语义解析,对图像内容进行快速、准确地理解。图像语义分割作为一种
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机。由于采用了电子换向装置,它克服了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换向所带来的电火
作为数字地球基础的航测图像,在国土资源调查、森林防火、减灾、城市规划、特大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航空摄影测量需求数字航测相机应同时具备高分辨率和大视场
学位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来检测组织血氧变化的无创新型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同时提取大脑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以及总血红
电子罗盘能够利用地磁场来精确测量方位角,因此它在航空航天、航海、浮标、水下定向、钻井设备、机器人定向、陆地天线、气象中的风向仪、地震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目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音频内容分析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利用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的声学特征已经无法很好地表征日渐复杂的音频内容,也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分类精
多尺度几何分析也称后小波分析,是图像系数分解发展的一个分支,包含了目前最新的调和分析和稀疏逼近的发展趋势。在数学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中多尺度一直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