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聚丙烯润滑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PP)作为制造医疗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它具有比重小、价廉、卫生、耐高温、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其用量占医用塑料总量的七分之一,居第二位。但普通聚丙烯性能指标达不到生产医用塑料制品的要求,其表面光滑性、表面亲水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使聚丙烯达到医用制品要求,提高其表面性能必须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本论文利用添加润滑剂共混改性和表面涂层两种方式对聚丙烯进行润滑改性。根据医用材料添加剂的选用标准及添加剂的综合性能指标,本文选用了硬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锌两种润滑剂。利用DSC、XRD和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这两种润滑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和流变行为的影响;利用紫外光谱和FTIR-ATR研究了润滑剂在PP内的迁移行为;对于PP/润滑剂的共混物首先进行了高温富集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然后进行PVP涂层改性。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摩擦系数仪和XPS对样品的表面性能和表面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润滑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同,润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加入,提高了 PP的结晶度,使PP结晶更完善。而硬脂酸锌的加入使得PP的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也有所降低。2.流变行为的研究结果证明聚丙烯流体是一种假塑性流体,表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的现象。与纯PP体系相比,润滑剂的加入后熔体的表观粘度和粘流活化能明显减小,流体非牛顿指数减小,熔体的粘切敏感性增强,有效地改善了聚丙烯的加工性能。3.润滑剂在聚丙烯中发生迁移行为,其迁移量与其初始含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有关。润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从聚丙烯内迁移至表面的速度随着其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加快,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加快。润滑剂从聚丙烯迁移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迁移初期润滑剂的迁移量的变化幅度较大,而迁移100小时后润滑剂迁移量的变化不明显,最后润滑剂的迁移过程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4.润滑剂的加入使得PP表面亲水性提高,接触角和摩擦系数减小。添加润滑剂的PP试样经高温富集处理后,润滑剂进一步迁移至PP样品表面,使得样品的润滑性进一步改善。等离子体处理使得PP表面产生大量的含氧基团,接触角大幅度下降,提高了 PP样品的亲水性。5.PP表面出现C=O、O-C=O、C-N、O_-Zn2+-_O等基团特征峰,证明了润滑剂硬脂酸锌在PP达到了很好表面富集效果,涂层液通过表面吸附或接枝的方式连接在PP表面,使PP表面摩擦系数和水接触角明显减小。
其他文献
<正>从事党委办公室工作,要认真处理好七种关系。一是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关系。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对小事要重视,遇小事要举轻若重,大事寓于小事之中,成败寓于细节之中。诸
<正> 杨××,女性,7岁,家住湖南省津市市北大街324号,1986年4月14就诊。患儿高烧、头痛,两耳前后红肿疼痛,呕吐呈喷射状。于1986年4月11日住市××医院传染科,诊断为腮腺炎并
工厂化建造已在诸多国家得到积极推广,但在中国由于受到各种障碍因素的影响,迟迟没有成为建设工程实践领域的主流。工厂化建造作为一项新型生产方式,现阶段亟待分析影响其发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现出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超支化聚合物虽同树枝状大分子有相似的性能,但其合成简便得多,作为新一代的材料更具
提高催化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是目前化学和化工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也是绿色化学的两个基本要求,为此开发新型的催化材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关键问题,而非晶态合金是21世纪最具开发
土地利用问题的系统学思考张光宇刘永清一、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看土地利用问题的实质土地利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其实质是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而来的,即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与
契约精神是当今西方社会生活的基本精神,他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在当今社会被广泛接受,我国在当今的经
目的:调查分析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建立点评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信息化系统抽取西安中心区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断为血液透析肾性贫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行剖宫产的63例产妇进行研究,所有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用随机数字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