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由糖皮质激素诱发的肉鸡代谢程序化效应,本研究在肉鸡生命早期即胚胎期和生长早期,分别给予鸡胚注射糖皮质激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外来刺激,研究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组织代谢状况,初步探索家禽代谢程序化效应。在第二章试验一通过不同胚龄鸡胚外源皮质酮处理研究外源皮质酮对鸡胚生长发育及出雏效果的影响,初步探索肉鸡代谢程序化效应:700枚重量大小相近的AA肉鸡种蛋,分三个不同时间卵黄囊注射:孵化前注射(E0)、7胚龄注射(E7)、14胚龄注射(E14);每一时间点分200ng皮质酮处理组和玉米油正对照组,并设定负对照组一个。试验二中通过不同位点,不同剂量皮质酮处理鸡胚,研究其对出雏及雏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AA肉鸡种蛋600枚分成6组,分别为负对照组、正对照1组、正对照2组、气室注射60ng、200ng皮质酮组、7胚龄卵黄囊注射60ng皮质酮组。试验三通过18胚龄鸡胚糖皮质激素处理,研究鸡胚外源糖皮质激素处理对出雏效果及鸡胚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代谢程序化效应:将蛋重大小相近AA肉鸡种蛋520枚,称重编号,置孵化器中孵化,18胚龄受精蛋分成三组气室注射:EN组为负对照、EO组正对照组、EC组皮质酮60ng处理组;另一批选取种蛋420枚,18胚龄分三个处理气室注射:地塞米松65μg处理组、正对照组、负对照组,石蜡封口后继续孵化。21胚龄记录出雏时间、出雏率、出雏重、屠宰器官重量,并测定雏鸡血浆中血糖、尿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18胚龄皮质酮200ng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缩短了孵化时间,降低了孵化率和出雏重,心脏和肝脏指数,血浆中尿酸含量升高;7胚龄卵黄囊60ng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缩短了孵化时间,但降低了孵化率,降低了血浆中血糖含量。0胚龄皮质酮200ng处理显著降低了孵化率,增加了胚胎的死亡率;7胚龄皮质酮200ng处理组缩短了孵化时间,并有降低孵化率的趋势,鸡胚胎的心脏、肝脏和腿肌的发育受到了抑制。研究表明皮质酮的处理效应与注射胚龄有关,此外注射本身也会对胚胎的发育和物质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18胚龄皮质酮60ng处理对出雏效果影响并不显著,但地塞米松处理缩短了孵化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正常的代谢。第三章通过鸡胚18胚龄地塞米松65μg和皮质酮60ng处理改变机体的生理和代谢,研究糖皮质激素对肉仔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给予7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冷热应激,观察其物质代谢的变化,进一步探索代谢程序化效应。结果表明:E18地塞米松处理显著抑制了7日龄肉仔鸡的生长发育;E18地塞米松处理降低了法氏囊指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E18地塞米松处理肉仔鸡提高了7日龄抗冷应激的能力,其机制尚不清楚;对热应激的表现无明显特征。皮质酮处理与玉米油对照组对肉鸡生长发育及组织器官的发育的没有显著影响,但42日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前两周蛋白质的代谢,增加了初期脂肪合成;抑制了42日龄肉鸡热应激体温的升高,是否提高了耐热性需进一步研究。第四章通过3-5日龄肉仔鸡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引起应激反应,来观测应激经历对后期生产性能、胰岛素敏感性及后期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应激经历显著降低了肉鸡早期阶段的生长速度;但恢复自由采食后,应激经历肉鸡的生长速度赶上并超过对照组,产生了“补偿性生长”;增加了早期35d前肉鸡脂肪沉积;高能日粮使7日龄肉仔鸡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早期应激经历使21日龄肉仔鸡胰岛素敏感性下降;42日龄肉仔鸡空腹胰岛素显著升高,持续分泌更多的胰岛素维持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早期应激经历对肉仔鸡抗热应激的能力时物质代谢没有影响,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与早期单纯日粮限饲及热应激对后期抗热应激的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