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其概念、生理机制、治疗方法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见解。人们对焦虑研究的方法也已经从过去的以思辨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了现在以实证研究为主的阶段。事实上,目前在学术刊物上常见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焦虑的临床病例研究和大样本的量化研究方面。不过,这些研究,尤其是关于焦虑治疗方法的研究,要么其内部效度很高而推论范围有限(如,临床病例研究大多局限于个案本身),要么其牵涉的范围过大而对深层问题的揭示不够(如,一些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探索一种既有一定内部效度又有较好实用价值的焦虑治疗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认知矫正”和“系统脱敏”两种方法有助于高焦虑学生减轻焦虑程度。因此,我们采用这两种方法,选取了某学校高三年级的部分高焦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焦虑调适研究,既帮助了这批学生成长,又检验和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效果,探索了适宜个体自我调适、减轻焦虑程度的途径。 本研究包括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个方面。研究设计为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其中,被试被分成三个组,一组接受“自我系统脱敏法”训练、一组接受“自我认知矫正法”训练、一组未接受训练(作为对照组)。量化研究主要是从被试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学业成绩及高考发挥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质化研究主要是对研究过程做动态化、整体化和具体化的描述,其具体方法主要有电话访谈、面谈、材料分析和追踪调查等。研究发现: 1.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不同的焦虑类型(状态、特质)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系统脱敏法缓解特质焦虑效果显著,缓解状态焦虑效果不显著;认知矫正法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缓解效果都显著。 2.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系统脱敏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显著,而认知矫正组的学业成绩没有显著变化。这可能是由于系统脱敏法比认知矫正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有利于个体建立自我效能感之故。 3.高焦虑学生焦虑的缓解对其高考发挥的影响应结合其焦虑特征进行分析。事实上,个体之状态焦虑与其特质焦虑平衡时有利于其发挥。有关影响高考发挥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高焦虑学生对心理调适措施存在一种既愿意又厌烦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