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传输对神经元不规则放电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脑皮层中,神经元放电在时间上具有高度不规则性。这种神经元的不规则放电与大脑的许多重要的认知相关功能如注意、感知觉、工作记忆等有着密切关系。展开神经元不规则放电调节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增加对神经信息加工机制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计算模型方法,探究了突触传输对神经元放电不规则性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概述如下:  1、我们详细探究了突触前轰击与神经元的不规则放电的关系。我们利用扩散近似方法,推导了在大量突触前神经脉冲轰击条件下,单个神经元接受到突触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发现突触电流呈现为Ornstein–Uhlenbeck(OU)噪声形式。并通过计算模型方法,我们发现突触前轰击具有非单调地调节神经元放电规则性的作用,并在最优的轰击强度下诱发神经元产生具有最优时间相干性的放电,即产生了相干共振现象。另外,通过与独立突触前输入相比,我们还发现具有相关性的突触前输入会降低神经元放电的规则性。我们的结果显示突触前输入在形成和调节神经元不规则放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我们研究了自突触对神经元不规则放电的调控作用。通过计算仿真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自突触参与对神经元放电规则性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元产生簇放电的频率实现。其中,兴奋性自突触和电自突触能够提高神经元产生簇放电的频率,从而降低神经元放电的规则性;而抑制性自突触能抑制神经元簇放电的发放,从而改善神经元放电的规则性。随后,我们进行了放电触发平均和簇放电触发平均分析,发现正是由于自突触电流与神经元放电的时间关联性,使得自突触具有高效调节神经元簇放电的作用。另外,我们的结果不依赖于特定的神经元放电类型以及突触前输入相关。在相关输入条件下或者在其他放电类型的突触后神经元模型中,同样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我们的研究从计算神经科学角度为自突触调控神经元不规则放电提供了一种解释机制,并说明自突触在调节神经元放电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性的作用。  总之,我们的结果为突触传输参与形成和调控神经元的不规则放电提供了一种内在的理解机制。并且,因为神经元不规则放电在生物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的功能作用,我们的工作也将有助于增加对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机制的理解。
其他文献
脑卒中(stroke)是世界上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是导致成人慢性残障的最主要因素。脑卒中一旦发作,患者通常会造成残障、认知功能障碍或一些其他的表征,并且具有极高的死亡风险。中国每
第二代DNA测序技术能够平行地对数百亿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这种深度测序不仅可以全面覆盖样品中的DNA,而且能够对所测样品进行数字化的量化分析,检测动态范围大,在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