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基因全编码序列及启动子区突变扫描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G6PD基因突变的特点,同时探讨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否对G6PD基因表达产生影响,以此提高G6PD缺乏症的分子诊断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基因测序,检测全血样本G6PD基因全编码区突变情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样本mRNA表达水平;使用DNA-PCR联合测序方法检测启动子区突变情况、女性杂合或纯合突变类型及鉴定新突变类型;应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BSP)和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方法(MS-HRM)检测G6PD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结果:测定样本G6PD/6PGD匕值,根据比值将受检对象分为2组,即G6PD缺乏组(比值<1.00)和对照组(比值≥1.00)。195个样本中,G6PD缺乏组130例,对照组65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50例;共检出18种编码区突变类型,以G1376T、G1388A、A95G最常见,含1种国内外尚未报道的错义突变(A1088T)及1种新发现的同义突变(C1191T)。对于G6PD缺乏组,RT-PCR结合测序法与G6PD/6PGD匕值法检出率一致,测序提示所有样本均为编码区突变。对于对照组,比值法漏检的28例样本经RT-PCR联合测序证实为错义或同义突变,均为女性样本。D NA-PCR联合测序证实所有女性突变样本中仅2例为纯合型,其余均为杂合型。将22例mRNA表达水平降低者(Ct值≤0.5)纳入启动子区突变扫描和甲基化分析。启动子区未发现基因突变;甲基化分析显示92%的女性样本(46/50)存在甲基化现象,也有少数样本未检测出甲基化,男性均未发现甲基化现象。结论:G6PD缺乏症主要以编码区单个碱基点突变为主,发现2种新的突变类型。G6PD/6PGD比值法对男性G6PD缺乏症患者检出率高(100%),女性患者需要采用RT-PCR结合测序方法提高检出率,杂合型的鉴别需要DNA扩增测序来确定。启动子区未发现突变,提示G6PD缺乏症可能与启动子区突变无关。G6PD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现象,仅见于女性,未发现与G6PD酶下降的相关证据,提示仅与X染色体失活有关。女性样本G6PD基因存在非甲基化状态,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逃逸现象有关,中国人群尚无类似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