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隧洞支护工程中,锚杆和衬砌因其支护效果好、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在国防工程、水利工程及采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被证明是经济可靠的巷道支护方式。但相比广泛的支护技术应用来说,锚杆和衬砌支护的机制研究、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方法并不完善。特别是锚杆、衬砌两种支护同时存在的理论分析更是少见。通过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对开挖隧洞工程中围岩、锚杆以及衬砌三者之间的力学传递机理进行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在现有支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4117,519741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隧洞支护工程中,锚杆和衬砌因其支护效果好、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在国防工程、水利工程及采矿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被证明是经济可靠的巷道支护方式。但相比广泛的支护技术应用来说,锚杆和衬砌支护的机制研究、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方法并不完善。特别是锚杆、衬砌两种支护同时存在的理论分析更是少见。通过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对开挖隧洞工程中围岩、锚杆以及衬砌三者之间的力学传递机理进行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在现有支护理论基础上,针对围岩、锚杆和衬砌的不同组合工况,对锚杆轴力、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衬砌和围岩应力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工作。本文将地下深埋隧洞支护问题简化为无限域中的平面应变问题,考虑围岩、衬砌及锚杆均为弹性材料,且三者之间完全接触。利用复变函数方法中的柯西积分解法和保角映射法,获得了圆孔无限域在域内任意点作用有集中力时应力和位移的精确解析解。利用此解以及带衬砌圆形隧洞的应力和位移的精确解析解,建立了围岩、衬砌及锚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求解得到三者之间的力学传递规律,并分析了各种参数的影响,通过ANSYS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当开挖圆形隧洞并安装端头锚固锚杆进行支护时,端头锚固锚杆对围岩的作用可以简化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力,分别作用于孔边和锚固段中点。利用圆孔无限域在域内任意点作用有集中力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基于围岩和端头锚固锚杆之间位移协调条件,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线性方程组获得锚杆所承受的轴力。结果表明:锚杆与围岩杨氏模量的比值越大,锚杆所承受的轴力越大,这说明围岩越松软,锚杆所承受的轴力就越大;沿着最大地应力方向布置的锚杆轴力最大,沿最小地应力方向布置的锚杆轴力最小。不管侧压力系数多大,对于每根锚杆,都存在一个特定长度,使锚杆的轴力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锚杆的长度过长或过短,锚杆都不能承受更大的轴力。对每根锚杆施加的预紧力越大,围岩完成变形后,锚杆最终所承受的轴力越大,锚杆最终轴力与预紧力呈线性关系。在每根锚杆最终轴力相同的前提下,每根锚杆所需要施加的预紧力是不同的。沿着最大地应力方向布置的锚杆所需的预紧力最小,沿最小地应力方向布置的锚杆所需的预紧力最大。隧洞安设锚杆后,可使围岩的应力分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改善的程度不大。锚杆的存在,增大了围岩径向方向的应力,而减小了切向方向的应力,与没有锚杆相比,增大了最小主应力,减小了最大主应力,使围岩更容易保持稳定。(2)当开挖圆形隧洞并安装全长粘结锚杆进行支护时,锚杆对围岩的作用可简化为沿着锚杆长度方向的剪切分布力。与端头锚固锚杆类似地,利用圆孔无限域在域内任意点作用有集中力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并且基于围岩锚杆变形协调条件,建立求解锚杆表面剪应力的积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积分方程,可以得到精度很高的剪应力分布。剪应力分布以及轴力分布的结果符合中性点理论。靠近隧洞锚杆端点的位置剪应力值最大,在这个区域锚杆与围岩之间滑移的可能性最大。(3)当开挖圆形隧洞并采用端头锚固锚杆和衬砌共同支护时,端头锚固锚杆的安装改变了衬砌的应力分布,降低了衬砌的切向应力(不显著),但在锚杆方向上衬砌内边界的切向应力急剧增加,甚至超过无锚杆时的值,而衬砌外边界的切向应力则呈下降趋势。至于衬砌的径向位移,尤其是在锚杆安装方向,都会减小。随着衬砌弹性模量的增加,锚杆的轴力和衬砌内边界处的位移减小,而衬砌内边界的切向应力增加,这意味着衬砌承受了更多的荷载。
其他文献
磁电式低频振动传感器在土木水利工程,生命线工程、防灾减灾、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振动测量中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传感器在运输过程中遇到撞击、受潮和强电磁场干扰等情况会发生卡簧、生锈和退磁等问题,使得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发生变化,在重大工程和高精度振动测量中这种变化是不允许的,必须在实测现场传感器安装前对传感器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精度的便携式的小型振动台,以及在不使用振动台情况下的现场校准技术是实现现场校准的两
“韧性城乡”于2017年被列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同时是“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设的实现准则,对于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抵御地震破坏以及提升恢复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城市震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转有重大意义。随着韧性城乡的兴起,韧性研究由关注单体到系统逐步深入。燃气管网和供水管网系统作为受地震影响严重的地下管线系统,其抗震韧性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定量评估,急需可操作的韧性提升策略。因此本文对管网系统震
我国电价交叉补贴的存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深刻的历史原因,其对于实现电力普遍服务,保障基础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电价交叉补贴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第一,电价交叉补贴阻碍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第二,电价交叉补贴削弱了价格的杠杆作用;第三,电价交叉补贴增加了工商业的用能成本,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
风电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能够有效提高风电机组运行可靠性。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智能诊断降低了风电机组的运维成本,更能适应大数据的需求。风电机组长期运行在变工况、恶劣环境下,对其实现早期故障诊断能够避免重大损失。对于新建风场的故障诊断,已经获得的故障样本很少、甚至某些故障样本缺失,存在严重的样本不均衡问题。新建风场与已有风场在结构上存在区别,采用已有风场的数据训练的故障诊
核能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大,同时在国防领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因具有诸多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被认为是铅基快堆冷却剂和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中散裂靶的首选材料之一。此外,铅基快堆在分布式供电、船舶与航空动力、战略武器方面也独具优势,特别适合核动力战略武器的小型化,以及移动式核电站。但LBE会对铁基结
工程结构混合试验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将整体结构中行为复杂的部分用于实际试验,其余部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经济高效地再现整体结构的地震响应。混合试验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数物边界协调和数值模型精确。数物边界协调既包括数物边界的数值计算,也包括边界条件的物理加载实现。简单、准确、稳定的边界协调算法通常是受到混合试验欢迎的,而随着子结构之间的边界条件越来越复杂,针对试验子结构的准确物理
遥感技术可以大范围对震后灾区受灾场景进行观测,持续性地为震后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撑。随着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震后应急工作对遥感数据的需求也正向着高准确性、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国家地震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地震应急处置科技水平应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目标,发展基于空天平台的灾情动态获取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这一长远目标,本文结合近年来快速发
随着低NOx燃烧技术在国内超(超)临界燃煤电厂的广泛应用,煤粉锅炉水冷壁因局部还原性气氛燃烧环境而发生恶劣的高温腐蚀问题,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针对煤粉锅炉低NOx燃烧环境,开发水冷壁管高温腐蚀防护新技术及材料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安全、高效和环保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高温气氛管式炉模拟了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气氛下的H2S腐蚀环境,腐蚀气氛为N2-0.2vol.%H2S-0.
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国家对于污水排放日益重视。将电厂废水处理回用是满足日益严厉的政策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厂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的重点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利用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处理脱硫废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手段。CDI技术具有操作灵活性高(可根据水质要求灵活控制出水水质)、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