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经济发展方向来看,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已由第二产业逐渐转向了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体趋势。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天津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等有利条件,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天津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6905.03亿元,可见从产值而言,天津第三产业在近年来确实取得很大成就。不过单纯以产值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不够,还需要考虑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效率。长期以来,包括天津在内的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存在“重规模轻效率”的现象,这种发展模式掩盖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有必要对天津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效率作一次系统的评价,找出第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其第三产业发展的有效性。 就第三产业发展效率而言,国内较多经济学文献以宏观的视角分析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率情况和变化趋势,专门对天津第三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在模型的选择方面,本文选择了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两种模型的结合能较为明显地判断无效DMU是由技术无效引起,还是由规模无效引起的问题。在指标的选择上,除了大多数学者选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外,本文还增加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力求输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平衡性,也能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另外,在对具体省市的第三产业效率研究中,不少学者选用了某一年截面数据或者以特定省市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两种角度都有各自的优点。因此,在实证中,本文既对2004年-2013年每一年全国各省市的截面数据做省际对比,也对天津2004年-2013年第三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效率分析,两种评价角度的结合可能会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 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产业结构理论和效率理论,结合天津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情况,使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天津2004年-2013年第三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从整体来看,天津第三产业近年来的技术效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尤其是2011年之后,天津与北京、上海都处于技术有效的状态;另外,在对天津第三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中发现,天津近年来的纯技术效率始终处于有效状态,说明天津第三产业的技术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当然,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天津的技术效率水平的稳定度不够。10年间,天津只有后3年处于技术有效,且技术效率的波动性比较大,其次,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效率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欠佳。最后,天津第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天津第三产业技术效率,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消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本文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优化第三产业投资结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及加强区域合作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