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明黄土区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的快速、高效改良方式,本研究以鄂尔多斯武家塔排土场复垦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有机肥与混合菌剂配施共十二种改良模式,结合种植豆科植物,通过测定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茎叶与根系及土壤的C、N、P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析植物、土壤、土壤微生物量之间化学计量特征关系,探讨排土场复垦地养分限制与循环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改良模式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高用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西部矿区生物修复与生态重建技术耦合及应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01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黄土区矿区排土场复垦地土壤的快速、高效改良方式,本研究以鄂尔多斯武家塔排土场复垦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有机肥与混合菌剂配施共十二种改良模式,结合种植豆科植物,通过测定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茎叶与根系及土壤的C、N、P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析植物、土壤、土壤微生物量之间化学计量特征关系,探讨排土场复垦地养分限制与循环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改良模式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高用量有机肥+高用量混合菌剂改良模式对植物生长特性的促进效果最佳,部分改良模式能够提升土壤养分,低用量有机肥+高用量混合菌剂改良土壤肥力效果最佳;不同改良模式整体上可提高茎叶全氮含量和根系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中用量有机肥+低用量混合菌剂改良模式提高植物养分含量效果最佳。(2)不同改良模式下,茎叶C:N均变小,茎叶C:P、N:P除低用量有机肥+高用量混合菌剂、中用量有机肥模式外均变大;根系C:N除部分改良模式外均变小,根系C:P均变大,根系N:P除高用量有机肥改良模式外均变大;高用量有机肥+混合菌剂改良模式下土壤C:N变大,有机肥+低用量混合菌剂模式下C:P变大,低用量有机肥、低用量有机肥+低、高用量混合菌剂改良模式下N:P值变大,土壤微生物量C:N除部分改良模式外均变大。(3)不同改良模式下,植物生长发育、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土壤全氮则反之;土壤全磷含量随混合菌剂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研究区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控于C、P元素,土壤微生物量C、N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控于C元素。研究区植物茎叶与根系全磷含量仍相对匮乏,土壤养分仍相对匮乏,植物生长主要受P限制。该论文包含图20幅,表13个,参考文献122篇。
其他文献
根据蓝莓的生理特性,分别从种植蓝莓的选址、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蓝莓栽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介绍了提升蓝莓产量的科学有效方法。
指针式仪表作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生活中的仪表设备。目前其读数方式大多数仍采取人工读数的方式,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受到读数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提高仪表读数的可靠性和读数的工作效率为目的,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仪表快速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用于指针式仪表识别的嵌入式系统。针对指针式仪表识别读数问题,本文对在复杂环境下仪表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及分析,确定了使用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相结
近年来,博弈论因在智能电网、智能自主系统、移动自组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其中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搜索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智能自主系统中,由于智能个体往往拥有有限的能量,如何减低通信能耗并对宽带资源充分利用成为了分布式算法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事件触发机制采用状态相关采样策略使得通信仅发生在某些必要的时刻,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技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事件触发机制下分布式非合作博弈纳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相机为主要定位传感器的的视觉SLAM技术成为主流研究方向。在复杂室内外环境下,单一视觉传感器很难保证长期稳定工作,因此相机与其他传感器进行数据融合的定位方式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研究,组合定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惯导以其快速响应、可估计绝对尺度等特点,与单目相机形成了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在分析利用单目相机进行定位的基础上,对单目视觉SLAM/INS组合定位方法进行
露天矿生产中电铲长时间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铲齿易发生磨损和脱落失效,故障铲齿严重影响露天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磨损若未及时发现会造成铲斗磨损加剧,而脱落的铲齿混入煤中进入破碎机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到矿山生产中,对铲齿工作状态检测系统进行研究,旨在实现全年全天候铲齿状态检测,并在出现异常时能第一时间报警提醒电铲司机。首先结合电铲斗齿工作特点,分析铲齿断裂和磨损
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面,由于输电距离远,同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导致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检测故障难度大,成本高,因此,为了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进一步发展高压直流故障测距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高压直流故障行波测距方法的测距精度,针对故障行波波头识别和标定精度不高的问题,将广义S变换和TT变换相结合应用到故障测距中。依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故障行
煤炭资源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在带来能源资源效益的同时,其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和开采后的废弃矿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作为煤矿废弃地的一部分,排土场和矸石山的生态恢复已经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因其高效、低耗、简单易行、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在矿区复垦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研究采用紫花苜蓿盆栽实验,对比分析了单接种哈茨木霉菌(TH)、绿色木霉菌
在很多实际工况下,物体会同时发生非局部化变形和局部化变形。考虑到局部DIC方法的较低的局部化变形测量精度和全局DIC方法的较低的测量效率,针对局部化出现后的变形,为了同时确保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局与局部匹配相结合的局部化变形测量DIC方法。首先,通过虚拟剪切带形成的数值实验,对比了全局DIC方法和局部DIC方法的测量结果,分析了全局DIC方法的局部化变形测量适用性;然后,通过虚拟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直流电压较低,难以满足光伏并网逆变环节所需较高直流电压的要求,需要高增益DC-DC变换器提高直流电压。同时变换器输入电流纹波影响发电效率,缩短电池寿命,因此输入电流纹波也是DC-DC变换器研究时重要考虑因素。首先,对比主流降低电流纹波的方法,通过综合对比确定了无源纹波电流注入方法,具有参数设计简单、易于实现零电流纹波、无额外附加损耗等优势。由于耦合电感型DC-DC变换器易于实现电压
煤炭等资源开采近年来一直在向深部延伸,深部岩石赋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流变特性,使得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变得异常艰难,保证生产安全是重中之重。当进行地下工程掘进或爆破活动时,处于长期稳定应力状态下的岩石会受到外界扰动作用的影响,此时微小的扰动就可能严重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能。此外在一些富水区煤矿,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会加速巷道围岩变形,使得围岩体内部裂隙迅速发育形成宏观透水通道,导致地下水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