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离子液体浓溶液的相转变及结晶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由于分子间及分子内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得纤维素的加工极为困难,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作为一类新型高效的纤维素溶剂,离子液体的出现为纤维素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目前有关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纤维素纺丝、制膜等工业化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但是,目前对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本身尤其是对其浓溶液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亟待加强。本文主要通过流变学方法研究了纤维素/离子液体浓溶液体系的相转变行为,并进一步考察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结晶行为,揭示了体系相转变行为包括液晶转变和溶胶-凝胶转变行为的浓度和温度依赖性,深入阐述了液晶体系和凝胶体系相转变机理;通过特殊方法成功培养出了完善的纤维素球晶。以上研究将为制备高性能的再生纤维素材料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首先,研究了微晶纤维素(MCC)/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1)浓溶液体系的液晶相转变和流变行为。偏光显微镜和DSC结果都表明清亮点温度随着纤维素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流变学动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当体系浓度超过14wt%后,体系的各向异性相比例超过各向同性相,体系的松弛时间异常地减小。体系的复数粘度和剪切粘度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稳态剪切结果表明,当c超过9wt%后,流动曲线出现四个区域:第一牛顿平台、第一剪切变稀、第二牛顿平台和第二剪切变稀。当体系呈现完全各向异性时(c为16-18wt%),N1-y曲线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特殊变化,第一法向应力差N1出现了正的相对最小值。同时,体系不再遵从Cox-Merz方程。   其次,研究了MCC/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浓溶液体系液晶相转变和凝胶-溶胶相转变。偏光显微镜和动态流变学结果证明了随着浓度的增加,体系首先出现液晶相(c=10wt%)然后才出现凝胶网络结构(c=12.5wt%)。当c大于13wt%后,体系表现出了特殊的流变行为:随着浓度的增加,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在低频段陡然下降,tanδ在低频段陡然增加。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温度扫描结果和不同温度下的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凝胶液晶体系是由不同尺寸的液晶单元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体系的相图被液晶相转变曲线和凝胶-溶胶转变曲线分为三个区间:完全各向同性溶液、溶致液晶溶液和液晶凝胶。   最后,通过蒸汽沉淀法成功制备出了纤维素球晶,发现,依赖于浓度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球晶:环带正球晶、环带负球晶、非环带正球晶和非环带负球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素球晶结构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再生纤维素的热稳定性能。碳纳米管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低温下体系的成核数量和晶体生长速率。在高浓度的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中,在很低的温度下(15℃)通过蒸汽沉淀法成功培养出了纤维素方块状晶体。
其他文献
物质在其良溶剂中无荧光或者很弱荧光而在其不良溶剂或聚集态下有强的荧光的特殊现象称作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效应。具有AIE效应的有机化合物是近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四项主要工作,包括使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亏蚀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对有机分子激发态动力学进行研究,发展时间分辨光学克尔效应方法研究液相分
可溶液加工有机分子太阳能电池因为同时具有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可制备成柔性器件,以及有机分子蒸镀太阳能电池材料分子结构确定和器件性能容易重
生物壳类材料,常见的如五光十色、结构精巧的贝壳和各种蛋壳,是自然界中生物矿化材料的典型代表。壳类材料的形成机制——生物矿化是一个细胞指导、有机基质调控的高度受控过程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对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多元响应的功能化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设计合成了基于9,10-二(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OLED的发展依赖于更好性能的有机电致
配合物近年来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吸附、发光、非线性、磁性、催化、分子识别等众多领域。配合物兼具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于一身,通过合理设
自从上世纪四硫富瓦烯(TTF)被合成和第一个有机导体TTF-TCNQ电荷转移复合物问世以来,人们对TTF衍生物在导电材料和超分子化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几种含有
醉儒  在临古成风的清初画坛,绘画几乎千人一面,特别是文人自我救赎的精神追求一跌千丈。因此就少了绘画的创新与发展,多了复制与平庸。凡事并非绝对,总有一些例外,譬如主持编辑《佩文斋书画谱》和绘制《万寿盛典图》的黄鼎,在“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主流背景下,独然而立,开创了一片个性显然的书画天地。  黄鼎不仅反复研习前人画法,譬如王原祁和黄公望,他还走出深宅大院,走向日新月异的大自然,细致观摩,潜心体味
在过去十年,大豆甙元及其衍生物表现出众多的活性,引起广泛关注。分子结构修饰是改善大豆甙元及其衍生物水溶性的很重要的方法。合成水溶性良好的大豆甙元衍生物并测试其生理活性,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合成了 17个大豆甙元衍生物,其中11个为未被报道的大豆甙元衍生物:(1)以大豆甙元为母核,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二正丁胺和吗啉反应,随后磺化,得到了 5个新的3,-磺酸大豆甙元Mannich碱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