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矿区废弃地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能源不断的涌现及部分矿产资源的枯竭,大量的矿区遗址成为生态修复的新焦点。在采矿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无节制、无计划掠夺式开采,致使矿区废弃地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与矿区贫困问题,不仅威胁着矿区居民的人生安全而且遏制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为干扰活动致使矿区废弃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类型,以生态修复理念为基础,融入人文景观元素,结合景观设计手法,依然能够促使矿区废弃地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矿区生态经济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再现。  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是矿区废弃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元素,在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中如何实现景观文化的再现,成为今天景观实践中的一个具体问题。目前,在矿区废弃地景观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体现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并且为矿区废弃地带来了新的景观形式。  本论文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指导,在系统的解读了现代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对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目标、生态修复理念、生态修复原则、设计方法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解析,结合案例分析,归纳了相关理论经验。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理念有“以修复生态平衡为景观基础”、“以挖掘地域文化为景观题材”、“以塑造景观形象为景观重点”。生态修复的方法主要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方面入手,自然生态以修复矿区生态平衡为目标,人文生态则以实现采矿遗迹的保留与利用为目的,结合有效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人文景观的塑造。  论文在总结了以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典型案例做进一步解读,分析主要景观内容,对设计特点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实践项目—马尾山采矿废弃地的区位背景、现存问题方面进行分析,在景观的规划地定位、景观修复原则、总体规划、生态修复方法、矿坑景观修复方面进行了仔细的构想与建议,依循生态修复目标的实现、生态修复理念的体现,遵循生态修复设计原则,选择性的利用地域文化元素与工业地貌遗址景观,以展现当地文化经济发展轨迹,实现休闲娱乐为目的,将其打造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休憩产业园”。
其他文献
期刊
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条件下,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往往要对包括产品自身信息、企业市场信息及用户信息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和整理,最后体现在设计产品上。
“乐谱编辑”的编辑行为在音乐编辑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这正是音乐编辑与普通编辑行为的重要区别。在音乐编辑过程中,乐谱编辑的编辑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