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足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主要的两大淡水水系——长江、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经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江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完全依赖于这两条河流。澜沧江是亚洲唯一流经六个国家的国际河流,是东南亚五国重要的淡水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而江河之源则是河流的命脉所在。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区的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从高耸的青藏高原奔涌而下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哺育了江河两岸近8亿人口,孕育了辉煌的中国文化,演绎了中华民族和东南亚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由于三江源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寒冷,冰川、雪山林立,水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性广泛分布,能够调节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气候,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世界罕有的生物基因库,因而,三江源区具有十分独特的生态和战略地位,其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青海省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江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乃至全中国及东南亚五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江源地区雄踞青藏高原腹地,位于东经89°40′~102°20′,北纬31°40′~36°15′,平均海拔3700~5000m以上,总面积36.12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该区高寒缺氧,但水资源、湿地资源、地形地貌资源、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三江源的生态环境破坏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雪线上升,冰川萎缩,湖泊、河流干涸,湿地消失,植被衰退,生物种群锐减……据统计,三江源地45%的湖泊干涸,22%的湿地消失,32%的小溪断流,冰川末端以每年30m~50m的速度上升;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减少60%以上,水质变黄;黄河源头的2000多个湖泊干枯,其中上游地区中度退化的草场面积达423万公顷,荒漠化草场面积113万公顷,“黑土滩”面积已接近200万公顷;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青海省境内)达7.5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4万吨;从1988~1997年的10年间黄河的水量(青海省境内)比正常年份减少了23.2%,造成黄河频繁断流;生物物种分布区逐渐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受到威胁的生物种类约占生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如我国珍稀保护动物——藏羚羊分布面积由70~80年代的9万平方公里缩小到目前的5万平方公里;疯狂的中草药、冬虫夏草的采挖导致三江源地植被的衰退,水源涵养功能大人下降。水源告急,生物告急,气候告急……面对三江源头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治理措施,恢复生态环境。 实施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政府治理西部生态环境的第一步,山川秀美工程则将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深入。为了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2000年5月,青海省建立了省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碑名,自此,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拉开了序幕。 三江源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气温日差大,年均气温一6~4℃,年降水量500~780mm,年蒸发量800~12O0mm,风大风多,风蚀和冻裂冰融作用强烈。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森林植被均属于典型的高寒类型,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鉴于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必须遵循以下的治理对策: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中国的经济腾飞,也维系着全国人民的生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水为源”,粮食的生产离不开水,人民生活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同样离不开水。祖国母亲河的水源枯竭,必将危机到每一个人的生命。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去维护生态环境,毕竟,生态环境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造成的。三江源头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因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是首要之关键。 2.在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因地制宜种植植物种类,以期尽快恢复三江源区的植被 三江源头地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由于此地丰富的生物物种均是在经历了千百年来的生存竞争延续下来的,因而其适应高寒生存环境的遗传基因以及生态系统都是青藏高原所特有的,也是世界珍稀而宝贵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为了使物种延续并使三江源区植被恢复,对当地主要采用保护恢复的方法,即建立自然保护区让植被恢复自然生长状态,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种筛选植物种类,人工种植尽快恢复三江源地区植被。 3.严格立法,杜绝盗挖、盗猎现象,并建立野生动植物的人工驯化基地 通过设立各种法律及规章制度,重判重罚,严格限制盗挖、盗猎现象,同时,可在当地适宜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的人工驯化基地,如此,不仅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克隆等高科技技术进行濒危植物、动物的繁衍,也是防止野蛮盗猎、盗挖的可行途径,并且能够扩大就业面,发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