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界面与膜形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界面与膜形态研究   金属/有机界面及膜形态由于能够影响载流子的注入及传输,界面及功能层的稳定性,因此已成为有机光电器件中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阴阳极界面层的引入及膜形态的控制也是改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效率及稳定性常用的方法。然而,目前,人们对于界面及膜形态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它们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而对于它们改善器件性能的机制研究的还比较少。   本论文研究了阴阳极界面层及主客体掺杂发光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1、用原子力、吸收光谱、光电子能谱及单载流子注入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等方法探讨了过渡金属氧化物MoO3和WO3及其掺杂空穴传输材料NPB的阳极界面层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机制。研究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MoO3和WO3及其掺杂的界面层降低了空穴的注入势垒,提高了ITO/有机物界面的稳定性,抑制了空穴传输材料的结晶。   2、研究了不同掺杂剂CsOH和CsCO3掺杂Alq3的阴极界面层及不同主体材料掺杂CsOH的阴极界面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界面层对器件性能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CsOH和CsCP3掺杂Alq3界面层的引入明显地改善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且基于Alq3掺杂CsOH界面层的器件取得了较高的效率及较好的稳定性,这是因为Alq3:CsOH界面层不仅能像其界面层一样降低电子注入势垒,提高电子注入,而且还能更加明显地抑制电子传输层Alq3的结晶,增强掺杂膜中自由载流子的浓度。此外,基于不同电子传输材料掺杂CsOH界面层的器件性能还依赖于掺杂主体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LUMO能级,电子迁移率及结构特性等。   3、用单载流子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光致光谱的衰减曲线及膜形态的稳定性阐明了基于MADN/Alq3双主体掺杂DCJTB发光体系提高器件性能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MADN/Alq3双主体掺杂DCJTB的发光体系能够扩展发光区域,平衡载流子传输,减少由过剩载流子及高电场而导致的淬灭,增强发光层薄膜的稳定性。因此基于MADN/Alq3双主体掺杂DCJTB的发光体系的器件取得了较高的效率,为12.4 cd/A和12.7 Im/W,而且基于该发光体系的器件还避免了高亮度导致的淬灭现象,当器件的亮度由100 cd/m2增高到10000 cd/m2时,电流效率仅仅衰减了0.8%。这表明MADN/Alq3双主体掺杂DCJTB是一种非常好的红光发光体系。
其他文献
C-O键在天然产物、药物、生物活性化合物、芳香剂和聚合物中大量存在,而如何在化合物中定点地构建C-O键是现代有机化学的一项难题。以铜、钯、钌、铁作为催化剂构建C-O键的反
学位
本刊讯(记者杨嘉)3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全国农业传媒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唐华俊,国家农
2006年12月26日《北京晚报》第33版刊有《廖昌永〈牧歌〉唱给女儿听》一文,其中说:“音乐会一开场廖昌永就将演唱罗西尼的传世名作《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选段《给盲人让路》
陈云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党的建设,特别关注新时期党的建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前,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近九年,为新时期党
目的:探讨双侧声刺激对小鼠下丘单个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神经回路。方法:给予对侧和同侧声刺激,记录左侧下丘单个神经元特征频率(CF)和最低阈值(MT)。对侧刺激即为右侧单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全身运动评估(GMs)、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中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
血红素(heme)是一种含铁的辅因子,是血色素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红素中,铁原子位于卟啉环的中心。血红素能够帮助酶催化底物分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含有卟啉环的金属蛋白都是
含大π共轭体系的过渡金属杂环化合物因其结构新颖、性能独特、化学反应性丰富,在金属有机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备受学术界关注。本论文以构筑含有共轭体系的金属杂稠环为主线,基于对过渡金属杂环合成方法学的拓展和新反应底物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桥位锇、铱杂稠环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全面表征。此外,还率先对部分铱杂稠环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本论文分为六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概括性介绍了金属苯
学位
报告基因HSV1-tk的PET显像可以定量、反复、无损伤地反映活体体内治疗基因的转染效率、转染组织特异性和体内表达持续时间,以及对基因治疗中载体的分布和转导基因的有效性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