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在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上海某大型国企进行激励机制改革的建议.在研究中,遵循了"提出问题——应该怎样(理论研究)——现在是什么(实证分析)——怎么办(策略分析)——建议"的逻辑思路.应该以什么理论作为分析的框架呢?该文从国有企业生存的根本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国有企业的角色变化的视角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学的现代企业理论作为理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探讨了激励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结了解决激励问题的三条基本原则:经营权(剩余控制权)与分享权(剩余索取权)对应原则;职权收益(即剩余控制权收益,如在职消费、社会声望)不能替代分享权原则;效率优先,按照各要素的贡献分享原则.该文进一步从时代特点出发,从人力资本的产权角度,研究了经营才能作为稀缺和重要的资源,经营才能和物质资本已经成为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优秀的经营者应该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一起分享企业剩余.接下来在对现实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国有企业经营者已经承担了企业经营责任(享有剩余控制权),职权收益基本满足,但未能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然后该文对企业经营者实现剩余索取权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作者所在单位的实际,提出了该单位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建议和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