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即利用人工假体替换患者膝关节的一种术式,其对缓解病人疼痛,纠正下肢力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然而,TKA术后存在明显的隐性失血,但其发生机制不明。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的一门学科,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TKA术后隐性失血之间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因骨性关节炎接受单膝TKA术的患者94例,按本文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87例,排除7例。对所有纳入患者按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辨证》分型。分别计算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TKA术中及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同时,对所有患者按照是否放置引流管、及引流方式进行分组,计算各组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87例纳入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12.82%,偏颇质77例,占87.18%。其中,阳虚兼阴虚兼血瘀质18例、阴虚兼湿热兼血瘀质15例、阳虚兼痰湿兼血瘀质的10例,分别占总数的20.69%、19.23%、12.82%。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组的患者总失血量分别为359.70±81.32ml.302.68±76.49ml.297.06±77.55ml,明显大于湿热质(258.68±68.41m1)、痰湿质(255.74±63.59m1)和平和质(191.29±59.56m1)的患者(P<0.01或0.05),而湿热质、痰湿质组患者又明显大于平和质组患者(P<0.01或0.05)。就隐性失血量及其所占比而言,血瘀质患者平均隐性失血179.39±52.34m1,占总失血量的(49.87±9.01)%,明显大于其余各组(P<0.01或0.05);平和质组患者平均60.18±27.66ml,占总失血量的(31.46±7.24)%,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1或0.05)。就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而言,血瘀质组患者变化最大,手术前后的差值平均达29.1±6.2g/L,大于其他各组(P<0.01或0.05);平和质组患者变化量最小,前后的差值平均仅为8.8±2.6g/L,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或0.05)。同时,自然引流的患者总失血量明显大于不放置引流管者和术后4小时夹闭引流者(P<0.01或0.05),但其隐性失血所占比则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1或0.05)。结论:TKA术后失血总量及隐性失血量均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血瘀质的患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大,其次为阳虚质和阴虚质的患者,平和质的患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小。另外,放置引流管可增加总失血量,但同时减少隐性失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