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辛普利对体外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高糖诱导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lial Cells, HUVECs),构建高糖损伤模型,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福辛普利干预后HUVECs凋亡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表达量的改变,进一步探讨福辛普利对高糖诱导的HUVECs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以0.1%I型胶原酶消化人脐静脉内皮37℃15-20min,分离获取原代HUVECs,并加入低血清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在37℃、5%CO2孵箱内培养至融合后传代;将第1-2代细胞用于实验,避免发生细胞年龄相关的HUVECs损伤。1构建高糖损伤模型将HUVECs接种于6孔板中,分组培养:①正常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②持续性高糖组(20mmol/L D-葡萄糖)、③波动性高糖组(5mmol/L与20mmol/L D-葡萄糖,每24小时交替),各组每24小时更换新鲜培养基,共孵育48小时完成培养。2药物处理④⑤⑥组是在持续性高糖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1umol/L、1umol/L、10umol/L福辛普利进行干预,每24小时更换新鲜培养基,共孵育48小时完成培养。3HUVECs凋亡率的检测实验结束后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细胞悬液移至流式管内,预冷4℃PBS洗涤细胞1次,每组加入300μL1×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并加入5μLAnnexin V-FITC室温避光孵育15分钟,上机前加入5μLPI,最后补加200μL1×Binding Buffer。流式细胞仪计数每组细胞凋亡率,每次计数30000个细胞。4HUVECs凋亡形态的观察分组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0.5ml4%多聚甲醛固定10-20分钟,PBS洗涤2次,每次大约3分钟,每孔加100ul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液,室温避光孵育10分钟,PBS再次洗涤2次,每次大约3分钟,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s凋亡形态并拍片。5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量的检测完成分组培养后,0.25%胰蛋白酶消化并收集细胞,将细胞悬液移至流式管内,PBS洗涤细胞1次,预留约100ul上清液制成细胞悬液,每组加入20ul FITC标记的抗人ICAM-1抗体和20ul PE标记的抗人VCAM-1抗体,PBS再次洗涤细胞3次,流式细胞仪检测每组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量,每次计数30000个细胞,结果以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表示。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①②③组间细胞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F=10.697,p=0.004)。其中与①正常对照组相比,②持续性高糖组HUVECs凋亡率是明显升高的(2.22±1.38VS5.23±0.98,p=0.007),③波动性高糖组也升高(2.22±1.38VS5.96±1.25,p=0.002)。2流式细胞仪检测②④⑤⑥组间细胞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F=3.656,p=0.044)。与②持续性高糖组相比,⑤持续性高糖+1umol/L福辛普利组(5.23±0.98VS3.22±1.12, p=0.033)和⑥持续性高糖+10umol/L福辛普利组(5.23±0.98VS2.71±1.50, p=0.011)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然而福辛普利各剂量组间细胞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拍片发现,与①正常对照相比,细胞核荧光着色在②持续性高糖组和③波动性高糖组明显增强,且可见细胞核呈分叶和碎片状。(Fig.6)4流式细胞仪分析HUVECs表面ICAM-1蛋白表达量在①②③组间有统计学差异(ⅹ2=6.86, p=0.032)。与①正常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量在②持续性高糖组(p=0.048)和③波动性高糖组都明显升高(p=0.013)。(Fig.7)5流式细胞仪分析HUVECs表面ICAM-1蛋白表达量在福辛普利干预后,只有在⑥持续性高糖+10umol/L福辛普利组明显降低(49.44±21.87VS111.93±56.07, p=0.04)。蛋白表达量在福辛普利各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流式细胞仪分析HUVECs表面VCAM-1蛋白表达量在①②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F=0.522, p=0.61),并且在福辛普利干预后VCAM-1蛋白表达量也无统计学差异(F=1.69, p=0.209)。结论:1持续性高糖能诱导HUVECs凋亡,波动性高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2福辛普利能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凋亡。3持续性高糖和波动性高糖明显升高HUVECs表面ICAM-1蛋白表达,然而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并未发现VCAM-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4福辛普利干预后能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表面ICAM-1蛋白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大量体外扩增、培养方法,并鉴定扩增后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活性及介导的杀伤细胞抗肿瘤效应。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