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17、MYB蛋白及融合基因MYB-NFIB在乳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浸润性乳腺癌中一种罕见亚型,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1~1%。已有研究发现乳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形态学与涎腺原发腺样囊性癌类似,分子生物学方面特征性融合基因MYB-NFIB在乳腺ACC能检出,但乳腺腺样囊性癌不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单纯手术切除不予任何治疗,患者预后也良好。既往研究大多集中于特征性融合基因MYB-NFIB在常见的涎腺ACC中发生情况,而其在乳腺ACC中的研究多为个案或小样本报道。本研究收集了20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病例,对其组织病理学特点、MYB和CD117蛋白的表达及MYB-NFIB融合基因转录产物检出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MYB、CD117蛋白及融合基因MYB-NFIB在乳腺腺样囊性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2012年WHO乳腺肿瘤分类和2014年Rosen乳腺病理学研究中ACC的诊断标准。筛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7至2016年近10年间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经两位乳腺专科病理医师共同阅片确定乳腺ACC病例并筛选每例病例中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q RT-PCR检测的组织蜡块,获得乳腺ACC研究病例20例。从病理科技术室提取本组病例的ER、PR、HER2染色切片。同时提取20例涎腺原发ACC病例作为阳性对照组及唯一1例乳腺原发ACC冷冻保存的组织样本作为q RT-PCR实验阳性对照样本。同时提取10例乳腺胶原小球病(collagenous spherulosis,CS)和10例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作为鉴别诊断样本。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20例乳腺原发ACC及20例涎腺原发ACC及10例乳腺胶原小球病、10例乳腺腺肌上皮瘤石蜡组织样本行MYB、CD117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总RNA提取:提取20例乳腺ACC及5例MYB高表达的涎腺ACC石蜡组织样本中的总RNA,用Trizol法提取乳腺ACC冷冻组织样本的总RNA。3.q RT-PCR检测:设计9对MYB-NFIB融合基因引物,包括MYB基因的9号、10号、12号及14号外显子和NFIB基因的8a号、8c号和9号外显子,获得各组织样本的q RT-PCR产物。4.MYB-NFIB融合基因产物行核酸电泳:将每个样本行9对MYB-NFIB融合基因的q RT-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5.MYB-NFIB融合基因转录产物行测序分析:由擎科公司代做检测。结果:1.临床资料:20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1.5岁)。左乳发病14例(70%),右乳发病6例(30%)。其中9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1/9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8例患者行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3例患者行粗针穿刺活检确诊后未进一步治疗。2.组织病理特点:20例乳腺ACC中有6例肿瘤组织内未见实体型结构评为Ⅰ级,8例肿瘤组织实体型结构<30%评为Ⅱ级,6例肿瘤组织实体型结构>30%评为Ⅲ级(其中3例为具有基底样特征的实体型腺样囊性癌)。对照20例涎腺ACC肿瘤中,Ⅰ级涎腺ACC7例,Ⅱ级涎腺ACC8例,Ⅲ级涎腺ACC5例。冷冻的1例乳腺ACC病例为Ⅲ级ACC。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20例乳腺原发AC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如下:(1)MYB阳性表达于细胞核,乳腺ACC中肿瘤性腺上皮、肌上皮均可表达MYB,其中16例(16/20,80%)表达MYB,4例不表达MYB的ACC中有1例(1/6,16.7%)为Ⅰ级乳腺ACC,有2例(2/8,25%)为Ⅱ级ACC,有1例(1/6,16.7%)为Ⅲ级ACC。(2)CD117阳性表达于细胞膜和(或)细胞质,20例(20/20)乳腺ACC全部表达,其中有6例(6/20,30%)乳腺腺样囊性癌CD117染色不均匀呈散在灶性分布,灶性区域肿瘤腺上皮弱表达。20例中有2例病例肿瘤细胞CD117阳性率>90%,其中1例恰好是MYB不表达的Ⅰ级乳腺ACC,1例是表达MYB的Ⅲ级ACC。(3)复习本组ACC病理科已做的ER、PR及HER2免疫组化结果如下:有2例ER灶性阳性,有3例PR灶性阳性,有2例HER2(1+),有1例HER2(2+)。(4)20例对照组涎腺原发ACC中,13例(13/20,65%)表达MYB。7例MYB阴性病例中有3例(3/7,42.9%)Ⅰ级涎腺ACC,有2例(2/8,25%)Ⅱ级涎腺ACC及2例(2/5,40%)Ⅲ级涎腺ACC。20例涎腺ACC病例CD117(20/20,100%)全部表达,其中只有2例(2/20例,10%)CD117染色不均匀呈散在灶性分布,染色强度为中等或偏弱。(5)10例乳腺胶原小球病病例中3例表达MYB(3/10,30%),但都是1+,2+及2+以上为0例(0/10,0%),有1例表达CD117(1/10,10%)。10例乳腺腺肌上皮瘤病例中5例表达MYB(5/10,50%),其中1+为3例,2+为2例,2+及2+以上病例表达MYB(2/10,20%)。4例表达CD117(4/10,40%)。4.MYB-NFIB融合基因q RT-PCR产物结果:20例乳腺ACC中有1例因总RNA浓度过低未进行q RT-PCR实验,剩下的19例乳腺ACC石蜡组织样本中有6例(6/19,31.6%)检出MYB-NFIB融合基因。冷冻乳腺ACC 9种MYB-NFIB融合基因检测出3种融合基因,但该病例石蜡组织样本未检测到任何一种MYB-NFIB融合基因。MYB-NFIB融合基因转录产物阳性的6例病例其MYB及CD117蛋白全为阳性,但CD117阳性率>90%的两例病例均未检测到MYB-NFIB融合转录产物。5例对照涎腺ACC中有2例检出MYB-NFIB融合基因。5.MYB-NFIB融合基因测序分析结果:4例MYB高表达的涎腺ACC中有两例(3号、6号)及20例乳腺ACC中有5例(5号、10号、15号、22号、26号)1334F-1197R测序比对结果提示该7例病例检出的融合基因结果可靠。测序比对结果还显示4例乳腺ACC(1号、10号、13号、15号)检出1925F-1197R融合基因。另有1例涎腺ACC3号样本检出1432F-1197R融合基因。19例石蜡乳腺ACC中6例检出融合基因,检出率31.6%(6/19)。结论:1.CD117表达是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一个免疫表型,虽不特异但有利于辅助ACC的病理诊断。2.融合基因MYB-NFIB及高表达MYB蛋白在乳腺腺样囊性癌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其检测有助于乳腺腺样囊性癌与乳腺胶原小球病、腺肌上皮瘤的鉴别诊断。3.石蜡组织样本RNA容易降解,ACC肿瘤中冷冻组织样本可能更适合做融合基因MYB-NFIB检测。4.基因测序进一步验证融合基因MYB-NFIB电泳结果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晚期胰腺癌治疗中联合替吉奥及顺铂治疗方案与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替吉奥组及吉西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1月20日称,2009年1.11月,全球精炼锌供应过剩42.4万吨,而2008年同期供应过剩11.3万吨。2009年1—11月,全球锌总产量为1025.875吨,消费量总计为983.4万吨。
第一部分99mTc-Galacto-RGD2在人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目的:通过测定人体内重要脏器的99mTc-Galacto-RGD2平均放射性摄取值,计算重要脏器组织/肌肉的比值(T/M)、重要脏器组织/血
10月下旬,多方面利好因素推涨锌价。相比往年,今年国内冶炼厂更为理性。国内减产导致现货锌市场供应趋紧是支撑锌价的最有力因素,而市场锌库存今年首度出现趋势性减少。后期来看
伴随着物质经济的日新月异,新常态的局面和特征愈发明显,公共管理事业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诱发着层出不穷的困境和问题。"新常态"指的是用一种跳跃式,创新式的思维去看待公
【正】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在这本著作里,毛泽东同志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两类不同性
第一部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在胃癌病理分级诊断中的应用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胃癌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IVIM各参数值与胃腺
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需要更为有效且有深度的专题复习。在"水专题复习"中,对初中化学课本及练习中所有与水有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筛选,精心整合、适度拔高,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
目的比较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技术与Disc-FX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0例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
本文针对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遵循教学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明确教学目的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练兴趣、尊重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培养创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