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忠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忠,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被授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传承人”的特别荣誉,国家一级戏剧演员。他自1953年考入太原市戏曲学校,先从师晋剧前辈张宝魁、张美琴,后拜晋剧大师丁果仙为师,专攻晋剧须生,毕业后便留校于山西戏剧学校任教,并一直从事舞台表演艺术。武忠在唱腔方面,勇于开拓创新,开创了晋剧男须生的独特唱法,为晋剧男须生另辟新径。在舞台表演方面,他潜心移植各地戏剧经典于晋剧舞台,新中国建立后首次将“关公戏”搬上了晋剧舞台,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有“活关公”之称。在50多年的艺术舞台生涯中他在剧目与舞台表演上融会贯通,表演细腻深刻,并善于灵活运用表演技巧,塑造出了许许多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对于晋剧须生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0岁之后他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舞台经验,不遗余力、毫无保留的对培养青年演员,为晋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此,本论文着眼于武忠表演艺术发展过程的研究空白,在搜集整理武忠的相关资料,多次走访武忠先生本人以及其相关的同事、家人、弟子,并仔细聆听观看了武忠表演的所有剧目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对其艺术人生、知音伴侣的支持、演出剧目及饰演人物、艺术风格及其成因进行研究阐述,以期真实的写出武忠对晋剧改革创新的成就和贡献。而其中笔者将更多地关注放在了武忠对须生唱腔开天辟地改革和创新这方面,希望可以为从事晋剧表演的青年工作者们提供有利有益的借鉴,学到武忠身上勤学苦练、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精神,为晋剧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同时,笔者也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为晋剧研究的学者和同志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历史材料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马克思对文学艺术创作的考察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开始的,他将生产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在考察文化艺术创作与自然物质生产的概念时运用历史唯物辛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现代,出现过许多的风格样式。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的不断演变总是反映着同时代的社会风尚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探索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找
基于慢设计的可持续移动通讯设备设计研究是以慢设计及其可持续理念为理论基础,针对当代消费主义主导的经济模式对生态环境与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现
本文从国内近现代女性油画的起源开始,回顾了国内女性主义油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它目前的尴尬现状,尝试探询能够使其步出瓶颈的方法。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阐释“女性主义艺术
张艺谋电影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有力的推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在艺术性上反响巨大,体现了五代导演的总体水准。这种成就的获得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就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是当今中国家具行业不能忽视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质量也在提高,房地产热和住宅装修热激活了中国潜力巨大的家具市场,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