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障碍、重复刻板的兴趣、动作或行为。视觉是我们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双眼视觉是人类对认识环境的一种最完善的适应表现,其中,在双眼视觉的平面融像(flat fusion)中双眼起着重要的作用,双眼融像(binocular fusion)是将各眼的像融合成单一物像的过程,双眼融像效果好,有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加工。为了探究ASD儿童场景加工时双眼融像的特点,预实验,选取3~6岁的26名正常儿童,让他们自由观看事先拍摄并处理好的12段视频,通过采集眼动追踪数据,获取正常儿童观看视频时的注视点个数,通过比较各视频上的注视点个数,以确定不同复杂度的场景视频作为正式实验的视频材料。结果发现,12段视频上的注视点个数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视频材料复杂度的稳定性,本研究确定正式实验材料为物体场景中只有1个物体的场景(简单物体场景)、只有3个物体的场景(复杂物体场景);非社交场景中只有1个人物且无互动的场景(简单非社交场景)、只有3个人物且无互动的场景(复杂社交场景);社交场景中只有1对人物且有互动的场景(简单社交场景)、只有3对人物且有互动的场景(复杂社交场景)。研究一,选取了3~6岁的22名ASD儿童和23名正常儿童为被试,让他们自由观看预实验中选取出的6段视频。通过采集眼动追踪数据,获取两组儿童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双眼的注视点间距(Distance of Binoculus Gaze Point,DBGP)指标进行比较说明。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显著大于正常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且具有跨场景的稳定性;(2)在不同场景上,双眼注视点间距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鉴别价值,而且,在复杂社交场景上,双眼注视点间距具有较高且稳定的鉴别价值;(3)具体的视频内容分析显示,在画面呈现旋转物体、人物细微动作、人物面孔、人物张大嘴巴、人物大笑内容时,ASD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减小,双眼融像效果较好而面对复杂社交场景时,ASD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出现持续增大的现象,说明ASD儿童双眼注视点间距受到视频具体画面内容的影响。研究二,让研究一的被试自由观看从研究一视频中截取出的12张图片。通过采集眼动追踪数据,获取两组儿童在观看图片过程中双眼的注视点间距指标,重点考察刺激材料为图片时,ASD儿童场景加工时双眼融像的特点。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显著大于正常儿童的双眼注视点间距且具有跨场景的稳定性;(2)在不同场景上,双眼注视点间距均具有较低的鉴别价值。本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双眼融像存在一定缺陷,被试观看动态场景时的双眼注视点间距具有跨场景类别的鉴别价值,而观看静态场景图片时双眼注视点间距的鉴别价值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