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体验的现代集中式博物馆空间构形设计研究——以安康博物馆竞标方案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er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是文化与社会交汇在一起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中国博物馆事业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有了长足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兴建了2000多座博物馆。其中,集中式博物馆因具有空间体验丰富连贯、空间组成灵活等鲜明的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但是在大量建设的同时,博物馆建筑设计也面临着挑战与荆棘:不少博物馆设计更多的是依赖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和经典实例的借鉴,缺乏对博物馆的整体认识和理性分析。其中,缺乏对空间体验的考虑和对空间构形的认识,是造成博物馆空间体验缺乏特点、博物馆内容展示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在历来有关空间体验的理论中,更多的是用图片加词汇描述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空间句法是一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空间的理论,其独到之处是可以将设计中感性的部分,用科学数据和图示语言表达出来。至今,空间句法已成功运用于城市设计、商业综合体设计、博物馆设计等多个领域中。  本文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分析研究自由型、开放型、蜂窝型等三种集中式博物馆不同空间类型,并分别选取巴塞罗那德国馆、古根汉姆博物馆、泰特美术馆为研究案例。借助Depthmap软件对重要参数(连接度、可理解度)的计算并分析,进一步发现它们的空间构形特点及其和空间体验的内在联系。最后得出集中式博物馆三种空间结构类型各自的特点,并相应总结出其建筑设计策略。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表述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定义了相关的概念,说明了研究的内容;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最后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对博物馆、空间体验、空间句法、空间构形进行基本理论梳理。  第三部分:阐述集中式博物馆的空间体验的历史演变、特点和空间构形的影响因素、特点和分类。并分别选取巴塞罗那德国馆、古根汉姆博物馆、泰特美术馆为研究案例,进行量化研究,得出重要参数并分析比较。  第四部分:基于量化结果的研究,分别总结自由型、开放型、蜂窝型等三种集中式博物馆不同空间类型的设计策略。  第五部分:以研究结果为实践基础,将其运用在安康市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为众多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了容身之所,而由于城市住房体系不够完善,城市低收入者对于城市低端住房的市场需求又为城中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对城市
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以高铁站为核心的高铁站区成为各地竞相开发建设的处女地。然而,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关于高铁站区开发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常言道:“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城镇化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利用自身对乡村的辐射,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达到
近二十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藏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正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慢慢失去着独具的民族地域特征,城镇风貌特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正是
本文研究对象为厦门百年老码头——和平码头,它建成于1935年。论文通过梳理这个历经百年时局动荡、见证多次重大事件的老码头的历史脉络,分析了其历经多次改造的建筑本体、周边
广播电视中心建筑是一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的建筑类型。广播及电视节目的采集录制、后期的剪辑制作以及节目的正常播出等等,都需要相对专业的空间工艺设计。相应地,广电机器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时期会影响人的一生。儿童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目前,我国儿童阅读环境与国际儿童阅读环境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帮助儿
本文以我国近30年城镇化进程为大背景,通过分析绵阳市安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关系,研究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然性,为我国城镇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
本文从景观学视角出发,借鉴国内外旅游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分类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规划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