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宗教观及其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扬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的关于宗教的著作,但是,对宗教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起点,对宗教的批判构成他对社会批判的前提,理论上的无神论是他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开端。他在一生的研究中,写下了一系列论述宗教的著名片断,最终确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宗教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但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建立在对前人的继承、批判和超越之上,对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正是通过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扬弃,马克思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宗教观。虽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整个社会现状、对宗教深思熟虑的结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的宗教问题,然而,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是长存的,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恰当解决当代的宗教问题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传统手工技艺本身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许多传统手工艺至今仍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实用价值不容忽视。伴随着人们对物质生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关系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对自主创新提出较高的要求。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
学位
长期以来,因为黑格尔思想文本尤其是其公开发表的著作中,从未使用过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之名,使得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成为黑格尔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精神现象学》作为黑格尔学术
当今国学热的“旋风”仍旧悬于上空,在此环境下我们不仅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同时,更应该着重研究老子的“无为”思想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启示,这样不仅能回顾经典之魅力,更能与时俱进,引导企业创新,深化企业文化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但科学合理内在员工激励机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进入知识和信息成为了最主要的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