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施总体性理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uif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个人身份,柯尔施与卢卡奇共同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有别于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第二国际的理论道路。即将理解的焦点置于总体性上。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联系,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超越现存的总体性理论。他认为总体性理论是一种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特征,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历史,关注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根本关系的理论原则,并力求应用其恢复真正的原始的马克思主义。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根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意义进行了说明,与此同时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该方向上的大致研究现状;第二章,根据对于柯尔施的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两个方面的分析,确定柯尔施的思想所形成的基础以及发展历程;第三章根据他的著作,在其行文中寻找逻辑线索,对柯尔施的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详述柯尔施所阐释的总体性理论最终成为一种活的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的过程,接下来柯尔施以他的总体性为特殊标志的历史观为基础,阐发了他的革命观,经过他详细解读后,阐明他的观点,即总体的历史观与其总体的革命观是统一的;第四章描述了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突破及对于意识形态能动作用的弘扬。
其他文献
“社会工程哲学”是相对近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开展的“工程哲学”研究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并逐步为国内哲学界所认同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人们普遍认为工程的内涵
二战过后,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自然环境的大量破坏。例如:20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以及近期的2011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等。环境问题早已成为日本学者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实现这
传统教科书体系是指在斯大林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写的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在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
科学哲学在经历了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几个阶段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实践科学哲学,把科学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有形式。从最近兴起的实
对于教育者而言,最成功的是看到学生能抬起头来自信地在校园里学习,把校园看作他们展示学习才能的舞台。是的,学生要抬起头来走路,教师应怎么办呢?诚然,能自豪抬头走路的大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