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山地区冬春季节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资料,总结归纳其中医证候特点,探讨本病冬春季节的证候分型,为分析中山地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特点提供参考,为指导中山地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反馈信息修正的方法,设计外感发热患者中医证候观察表;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间来中山市中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92例的中医四诊信息。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建立证候四诊信息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92例,通过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及数理统计,结合临床,初步认为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分为3型比较适合临床:以风热犯表证,为89例,占46.35%,寒热夹杂证,55例,占28.65%,风寒束表证,48例,占25.00%。各分型有不同程度的挟湿证候:风寒束表证挟湿18例,占37.50%,风热犯表证挟湿54例,占60.67%,寒热夹杂证挟湿26例,占47.27%。结论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分为三型: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和寒热夹杂证。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表证为主,其次为寒热夹杂证,风寒束表证较少;寒热夹杂证的提出丰富了中医感冒辨证分型的内容;初步体现了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证候分布特点,为指导中山地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对地铁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现状的分析,在项目组织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合理确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并以此作为控制地铁工
高等院校应从学生、教师、管理三个方面探究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控,科学规范答辩程序,以此提高本科生毕业
食品中危害物分析日趋痕量化,痕量化学分析因其敏感而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过程污染。通过对食品中痕量危害物检测过程污染实际案例的分析,发现污染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实验环
电炉运行过程发生塌料、爆炸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作业。事故的偶然性不仅造成设备损坏,延长热停炉时间,甚至会危及到职工的人身安全。从铁合金生产的冶炼模式和可燃气体爆炸
较详细的介绍了我国不锈钢及相应镍资源利用的发展,认为红土矿的利用应主要以适应钢铁工业的需要为依据。利用高炉、矿热炉冶炼处理红土矿生产的高Ni生铁和含Ni生铁用于不锈
典型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示范、警示和激励、感染的作用。当前典型教育的效应不断弱化,表现为:树立的典型本身过于完美,降低了在群众中的可信度;典型的树立过于单
本系统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实现16导联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显示,并利用脑电地形图技术对采集的脑电信号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对脑部疾病的辅助诊断的目的。同时,对脑电信号和脑地形
目的通过健康素养监测,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国31个
目的分析肿瘤科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实现安全管理。方法通过临床工作总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干预。结果实行危机管理以来,科室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针对功率MOSFET栅极输入电容大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专为高速度的功率MOSFET而设计的集成驱动器(ICdriver)MAX626/7/8的主要特性及典型应用电路,并给出了采用该芯片的超声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