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17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日益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基层一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和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以往学者对教材历史发展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教材内容方面,且研究大多关注某一单一学科的教材改革,而从社会背景、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对教材改革的动力因素等方面探讨的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教材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六十年来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聚焦于各个阶段教材改革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视角,重点研究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教材改革的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力图为现今教材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和未来发展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企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材改革的解读,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教材改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认识到教材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方面,以教材改革为突破口,从教材改革的历史经验出发反思当今的课程改革,从另一个维度认识课程改革,找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该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总结了当前教材研究的现状,为论文的选题奠定基础,同时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仿苏与重建阶段的基础教育教材改革(1949——1965)。探讨两个阶段的教材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每个阶段的教材改革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每个阶段教材改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每个阶段的教材改革进行了评价。第三章:震荡与破坏阶段的基础教育教材改革(1966——1976)。对文革十年的教材改革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教材改革进行梳理,总结了教材改革的特点并对教材改革进行评价。第四章:恢复与发展阶段的基础教育教材改革(1977——1999)。笔者将这段时期又分为恢复与调整时期的教材改革(1977——1985)和重建与创新时期的教材改革(1986——1999),并分别对这两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对教材改革进行了梳理,并且总结了教材改革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第五章:探索与深化更新阶段的基础教育教材改革(1999——现在)。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对教材改革进行了梳理,并对教材改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六章: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反思。笔者对六十年来教材改革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现今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进行了反思。通过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了教材改革要与教育改革同步、树立新的教材观、建立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处理好教材改革中的几对关系、合理设计教材内容等研究结论。
其他文献
近年埃及总统的颇具戏剧性的更迭,反映出埃及政体与社会大众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认识的变化。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国度,进入现当代曾是伊斯兰现代主义的萌发地、伊斯兰主义与世
<正>1987年,阳光明媚到让人没有精神,植物茂盛至泛滥,无论从哪方面看,看着都不像在旧社会。一个上好的正午,我四仰八叉躺在浅浅的小溪里。溪水温凉,缓缓从我后背和指间流过,
<正>石油企业属于运输企业中的重点企业,石油运输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整个国家石油资源的运输和使用,是国家能源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石油企业的车辆安全管理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
<正>C63 AMG给我的第一印象,别说跟跑车的拉风张扬不怎么沾边,要不是声音和轮毂的特别,也许就把它当成普通的C级车了,殊不知它可是有料的D罩杯。
遥感作为宏观生态学研究中数据获取的一种便捷手段,有助于把握较大尺度内生态学现象的特征。应用遥感数据反演LAI时,由于像元的异质性,不同尺度遥感数据之间的转换是遥感发展
<正>第一个细节: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只会说英语毕飞宇短篇小说《大雨如注》(载《人民文学》2013年第1期)写某师范大学的一个管道工,在其女儿4岁时即实施培养计划,到了上初中时
期刊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与精神养料,延续经典诵读的教育传统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本论文在“读经现象”广泛形成的社会背景下,首先对“读经”作出冷静的思考,追本
<正>一、新课导入师:我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一年四季与家人在一起,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感动。比如说,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散步,在夏天的荷韵、秋
<正>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语文课程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开放的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不是按固定的规律组织排列的,教师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教学情况的变化的关系,学生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这一历史巨著,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式诞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