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式训练是利用后激活增强效应,在同一节训练课中,对运动员先进行大重量的抗阻训练,随后进行与之生物力学方面特征相近似的增强式训练,以求同时发展运动员肌肉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方法。本研究运用单一抗阻训练与两种不同组合结构的复合式训练对天津体育学院男排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进行训练干预,设置对照组与两个复合式训练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单一抗阻训练;实验Ⅰ组(传统复合式训练组)在每组抗阻力量训练之后进行与之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增强式训练中的跳跃训练;实验Ⅱ组(新型复合式训练组)在该种力量训练的组数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与之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的增强式训练中的跳跃训练。通过设置实验探究复合式训练发展男排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以求找到适合发展男排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复合式训练方法。方法:运用单一抗阻训练与两种不同组合结构的复合式训练(传统复合式训练与新型复合式训练)对天津体育学院男子排球运动队24名运动员进行8周的训练干预,使用Just Jump跳跃测试系统测量训练前后SJ半蹲跳、CMJ下蹲跳、助跑起跳的腾空时间与腾空高度、四次连续跳跃的平均腾空高度、爆发力指数,以及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ISOMED2000)测量训练前后双膝关节屈伸膝峰力矩与功率(60°/s、120°/s)等指标来反映训练效果,并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组间、组内数据比较。结论:(1)在纵跳测试环节中,受试运动员下肢各关节周围肌群快速完成拉长-缩短的周期,能够很好地反映受试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快速力量。在发展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时,应重点考虑肌肉的收缩形式。(2)通过复合式训练的短期实验证明,复合式训练可以促进男排运动员单次下肢爆发力的提升。本实验设计了8周复合式训练,通过文献资料与专家咨询法筛选出4项检测下肢爆发力的运动表现指标以及双膝关节屈伸膝肌力与功率指标共同组成实验的测试手段。受试运动员分为三组,对照组只进行单一抗阻训练,实验Ⅰ组(传统复合式训练组)与实验Ⅱ组(新型复合式训练组)均采用70%1RM、80%1RM、90%1RM负重半蹲预刺激与增强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除双膝关节屈伸膝峰力矩指标之外,传统复合式训练组与新型复合式训练组的各项指标训练效果均优于对单一抗阻训练组。在发展运动员下肢肌肉最大力量方面,三组均有良好的训练效果。(3)在本实验中新型复合式训练组的训练效果要稍好于传统复合式训练组,这与复合式训练手段的组合结构密切相关。(4)多组数、少次数以及间歇时间充分的复合式训练能够有效地减少运动员的肌肉疲劳,防止伤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