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发视角的环境规制工具对我国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写明了我国目前要建设的现代化不仅指政治经济的现代化,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质量问题,解决现有环境问题和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己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协调两者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自主开发节约能源的绿色环保技术,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目标,而环保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更应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研究聚焦点。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各类环境规制工具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是否是各类环境规制工具对我国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理论上,分别分析了四类环境规制工具对环境质量的直接影响机理并从技术补偿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入手,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工具与自主研发交互作用对环境质量的间接影响机理。实证上,首先采用主成分因素和权重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面临的较为严重的十项生态污染问题进行环境质量水平的全面测算,其次运用2008-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更好地解决方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而采用考虑更多工具变量的系统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并使用Bootstrap自抽样2000次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在文章结尾处对本文变量和样本的稳健性均进行检验,得出一致性结论。结果表明,细分的各类环境规制工具除去自愿型均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显著直接的积极作用。从间接效应来看,企业自主研发本身对改善环境有正向作用,命令型环境规制对自主研发存在时间异质性作用,短期内产生技术抵消效应,长期则产生技术补偿效应。市场型环境规制由于企业缴纳排污费加重成本负担且可能挪用自主研发资金而产生技术抵消效应,从而减缓我国环境治理的进程,不利于自主研发中介效应的发挥。自愿型环境规制由于我国存在信访机制不完善,信访人员素质较低对企业技术研发起不到监督和激励作用而产生技术抵消效应,延缓环境治理进程。隐性环境规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充分意识到环保重要性,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和研发创新投资金从而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加速改善现有环境质量。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继续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合理安排污染治理投资资金,加强排污费的征管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信访工作制度,不遗余力地加强基础教育水平和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低维量子磁体由于其基态的新颖性及其与高温超导的关系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准一维反铁磁体,人们把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准一维S=1/2海森堡链材料上,这些材料经历了自
卫星视频具有不同与传统卫星静态影像,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可观测动态目标等特点,典型的代表有吉林一号、Skysat系列卫星,其作为一种新型遥感数据,在交通领域、公共安全领域里
类金刚石(DLC)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低摩擦系数等优异性能。这些特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制造、运输、生物医学等各种工业领域。本论文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碳化硅基底上制备Si-DLC涂层,并对涂层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热处理,研究退火温度对其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微观角度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涂层中主要含有碳
量子纠缠、量子导引以及贝尔非局域性是典型的量子非局域性,是量子信息的重要资源。它们的特性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的基本问题。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和贝尔非局域性之间的一
等离激元纳米结构的光散射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现象。一方面,伴随着强烈而丰富的偏振效应,诸如大的旋光效应,圆二色性以及近场区域光学手性密度的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光散射中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能侵染几乎所有的十字花科植物,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了解该细菌致病过程
吉林油田黑79区块小井距CO2驱试验区,由于储层非均质性,试验区出现驱替平面不均衡、吸气和吸水剖面变差、形成气窜通道、影响混相驱采收率等生产技术难题。由于试验区油藏温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柴油机需要进一步提高节能技术和机内净化水平。为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油耗和排放法规,开发设计出高热效率、低排放柴油机已成为
本文研究有限群的Brauer特征标三元组及其诱导子,证明了在幂零条件下任意两个拟本原的诱导子均有相同的次数,作为应用探讨了一个给定的不可约Brauer特征标何时具有相同的本原
由于脂肪族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在生物医药材料、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的脂肪族聚酯相比,聚(γ-丁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