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香茶菜保肝活性部位筛选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筛选三叶香茶菜(Herba isodonis ternifoliae)保肝作用的活性部位,并研究其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1、三叶香茶菜药材水提醇沉浓缩液经成分预试实验后,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两个主要分离部位做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测定;用95%乙醇提取三叶香茶菜;水提取三叶香茶菜,正丁醇萃取;观察各个提取分离部位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活力的影响。  2、将96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正常组除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背部皮下注射40%CCl4,按照0.3ml/100g,每周注射两次,同时给予三叶香茶菜提取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共8周。8周后,将其余大鼠全部处死,称量肝脏湿重,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活力;ELISA法检测血清HA、PCIII水平;固定肝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Masson染色。  3、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匀浆SOD、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匀浆TGF-β1;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MP-2及TIMP-1含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1、三叶香茶菜水提醇沉液中可能含有糖、多糖、皂苷、有机酸、黄酮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学成分;B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约占1.14%,总皂苷约占1.12%;C部位总黄酮约占15.90%,总皂苷约占0.008%;三叶香茶菜水提醇沉液显著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活力(P<0.05或P<0.01);B、C、D、E、F部位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活力无显著降低作用(P>0.05)。  2、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升高ALB;三叶香茶菜三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和PCIII的含量(P<0.05或P<0.01);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显著降低HyP含量(P<0.05或P<0.01)。  3、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匀浆TGF-β1的含量,能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三叶香茶菜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各组大鼠血清TIMP-1的含量,显著提高MMP-2的含量(P<0.05或P<0.01)。光镜下观察到调亡细胞为棕黄色,正常组很少出现调亡细胞,模型组调亡细胞较多,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和三叶香茶菜剂量组调亡细胞相对较少。  结论:三叶香茶菜水提醇沉液具有一定的保护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和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传统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降压之功效。菊花原产中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繁多。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人工栽培选育,加之特殊的加工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药用品种。目前,我国主流药用菊花主要有杭白菊、亳菊、滁菊、贡菊、济菊、祁菊、黄菊和怀菊八大类。河北香菊是河北省农科院药植所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165)的作用下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齐(?)mag-fura-2-AM,运用离子荧光法动态检测内皮细胞内的游离镁离子浓度。结果:VEGF1
丹参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还可以用于癌症、艾滋病、白内障等的治疗。目前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方面取
背景及目的: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糖尿病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心肌病主要的病理特征为心
[目的]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伴随着低度、慢性、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上述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抗炎作用的物质将有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益母草碱(SCM-198)是中药益母草中的一种生物碱。益母草在中国民间有百年以上的使用历史,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效用。最近有报道指出益母草具有抗炎性质。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假设,即SCM-198可能对2型糖尿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