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为世人所瞩目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一种理论话语,其前提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界主宰之间的联系。它把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对待女性的态度与父权制中心文化联系起来,将自然和女性同视为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魅力在于使人们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中心文化在环境和性别上已经给人们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病态思维。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重新阐释,为探讨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是20世纪蜚声美国文坛的作家和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著述颇丰。他的声誉主要与其30年代创作的中、长篇小说联系在一起,代表作有《人鼠之间》(Of Mice and Men,1937)、《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等;他的短篇小说亦出类拔萃,收录于两个短篇小说集中:《天堂牧场》﹙The Pastures of Heaven,1932﹚和《长谷》(The Long Valley,1938)。《长谷》收录了一篇被世人称为“斯坦贝克在艺术上最成功的小说”《菊花》。本文从文本细读入手,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与价值取向和社会背景来分析和解读《菊花》这部作品。引言部分扼要介绍了本研究所用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斯坦贝克作品《菊花》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入手,探索了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和自然观,从而为作者在作品中对自然及女性的态度找到了渊源。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对事物的态度都会极大地影响其作品的创作,斯坦贝克也不例外。他的生态意识和对女性复杂的态度在《菊花》这部作品中均有体现。第二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菊花》这部作品。这一章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剖析伊莉莎这个人物,她所具有的女性意识、她与自然的联系以及悲剧。第二部分分析导致伊莉莎和自然悲剧的原因。在导致伊莉莎理想幻灭、精神世界崩溃的悲剧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亨利和补锅匠。他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扮演了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角色。论文进一步追溯了对自然和女性实行双重统治的根源是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论文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斯坦贝克通过对《菊花》中女主人公伊莉莎这个悲剧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女性和自然深切的生态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采集3岁以下肺炎患儿指纹(即食指桡侧浅静脉)图像,以观察指纹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候辨证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索尼DSC-W300数码照相机在日光灯及常温下采集静息状态(患
本研究抽取了温江城区三所中学从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共8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龚艺华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余安邦、杨国枢《成就动机量表》,调查及分析了初中生的个我
'新春时节两会开,感悟盛会畅襟怀。忽如一夜春风雨,送到荆山楚水来。《湖北日报两会专列带你到北京》(3月7日6版),聚焦’重点关注’……回答’百姓点采’……丰富多彩的
针对精密机械的微位移隔振问题,设计了一种以PVDF压电薄膜为作动器和传感器的新型智能隔振复合结构。根据压电方程推导出了层叠式PVDF压电薄膜作动器厚度变形量表达式,建立了该
本文介绍了我国医院信息化工作概况,总结了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医院信息化的基础与现状,提出了加快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若干对策。
对于在唐高句丽遗民问题,中外学界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全面探讨高句丽遗民关联问题的论著并不多见。随着高句丽遗民墓志铭及相关遗迹遗物的不断发现,在已有研究的
道路交通系统中,驾驶员因素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首要因素,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来感知各种交通信息。有必要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视觉特性,深入研究驾驶员的视觉搜索
本文对青钱柳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抗氧化及抗菌性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本文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声波辅助
<正> 18世纪后半期产生于德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泛爱主义思潮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的一种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是形成泛爱主义教育。其主要代表是已泽多(1723~1790)。1774
数字图像修复是填充图像内指定的破损区域的处理过程,是当前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该项技术在文物保护、影视特技制作、老照片的修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