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就业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迫使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目前的学习对于未来求职就业的影响和意义。对于大学生学习绩效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和探讨,既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又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更为标准化的人才评价系统,以保证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准确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主要是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比不同绩效水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探讨大学生学习绩效对就业的影响,并对探讨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论文首先在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理解的基础上确定了该课题的理论依据,即筛选假设理论和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论;接着对学习绩效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就业所包括的就业难易程度、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等要素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实施调查之后,首先对样本整体的学习绩效水平和就业情况予以了解,然后将大学生学习绩效水平分为优、中、差三等,并分为对其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在了解不同绩效水平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后,结合理论依据提出关于大学生学习绩效对就业各要素影响的四个理论假设,根据问卷调查对比不同绩效水平学生的就业情况,结合个案访谈,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最后对验证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个体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学习绩效测评体系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注重学业与就业的结合,有效提升个人的绩效水平,并用“学习型社会”理念武装自己,规范自己的求职行为。本课题的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期望能够帮助高校管理者根据学生学习绩效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和培训;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绩效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地求职就业;帮助用人单位快速鉴别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是否与招聘岗位相匹配,从而更好地选拔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