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物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是关于毒品犯罪中物证的研究。当今世界,毒品以及毒品犯罪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毒品犯罪活动像世界性瘟疫一样,肆意地球村,毒品犯罪已形成从种植、加工、贩运到消费的‘国际化’体系,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免受其害。”这是时任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1990年4月9日世界部长级反毒大会上的发言词。自此近二十年来,毒品就如源源不断的洪水仍旧泛滥于世界各地。毒品犯罪在继存其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2005年5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杨凤瑞发言:“我国吸毒人员79.1万,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海洛因的67.9万人,占85.8%。”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等危害没有完全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新型毒品的危害又来势迅猛。毒品犯罪作为特殊的犯罪类型,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作案手段隐蔽,涉及面广,流动性大,加上大多数国家对毒品犯罪的规定一般都是从严从重,所以收集充分的证据,并使之能真正起到证明犯罪是否成立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庞大的证据体系中,物证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毒品犯罪中,多数案件都存在核心证据一毒品。本文以毒品犯罪中的物证为基点,从证据和诉讼的角度对毒品犯罪中的物证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毒品犯罪概述。一是介绍学术上通行的毒品犯罪的概念,并结合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和有关规定总结毒品犯罪的概念为:违反禁毒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是分析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由于毒品犯罪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其涉及的犯罪证据也有一些固有的特点,此节为后部分分析毒品犯罪中物证的特点和重要作用作铺垫。三是对毒品犯罪新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传统毒品的犯罪活动相对减少,制贩新型毒品犯罪活动现代化。第二个部分是毒品犯罪中的物证。此部分主要从基本理论上阐述物证的概念,以及其区别于其他证据的特征。并深入分析毒品犯罪中物证的特点,特别强调了毒品的客观性特征,以及物证在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是毒品犯罪物证的收集。首先是提出了我国毒品犯罪案件中物证收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总结毒品犯罪中物证收集、保存的方法。在第三部分的四五节将“与易制毒化学品有关的毒品犯罪案件物证的收集”和“与毒品犯罪有关的洗钱罪物证的收集”单列出来,进行重点阐述,因为这两种犯罪既有毒品犯罪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四部分是毒品犯罪物证的质证和认证。首先简略陈述了质证和认证的概念,其次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中有关物证认证规则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我国有关物证认证规则。
其他文献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随着各国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自然演化而成。从本质上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手段或工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独立
<正>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人民日报3月1日评论员文章: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一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一场国家治理的深
在不同的时代 ,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和信息需求不同。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和机制是不断变化的。在新的国际经济技术环境中 ,企业绩效评价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领域出现了大量隐名股东现象,因隐名股东所引起的纠纷频繁发生。由于我国立法没有明确指引,隐名股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隐名股东资格认定
饲料作物从现行种植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中分化出来,形成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是产业进化的要求,也是产业分化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这种三足鼎立的种植结构才是支撑
本文以义疏的方式解读《社会契约论》,以“公意”为主线展开论述,分别从公意的自然之维、公意的政治纬度、公意的有效执行与公意的历史图景四个方面对《社会契约论》中的“公
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加工成型中必须加入一种兼起扩链和交联作用的固化剂,几十年来使用得最为成功的固化剂当属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 虽然用MOCA制得的弹
城市植被类型不同,生物量不同,其生态功能与绿化效应也不同。在目前难直接获取城市“绿量”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绿地面积和植被类型间接反映绿地的生物量和绿化效应。本文
语言石化是第二语言学习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以语音石化最为严重,而掌握语音是学习一门外语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词汇、语句的学习,及语感的培养。本文针对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是诉讼证据的两大基本属性,可以说,证据法的发展就是围绕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这两条主线展开的。其中,在证据能力问题上,证据法发展变化的核心是应不应该设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