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甘酸钠滴眼液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甘酸钠滴眼液作为江苏省基本药物之一,其质量状况应受到重点关注。对本论文所涉及的九个厂家53批样品,除了按照法定的国家标准检验外,还从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增加了近红外光谱鉴别、有关物质测定、防腐剂羟苯乙酯的测定、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及眼刺激安全实验等,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检验标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一、质量标准提高   1、近红外光谱鉴别色甘酸钠滴眼液:运用近红外光谱仪和OPUS软件建立了色甘酸钠滴眼液一致性检验模型,其正品和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差异很大,辨识度很高,鉴别方法专属性很强。   2、HPLC法测定含量:采用HPLC法来代替原来的紫外对照品法,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氢二钾(50∶50)。HPLC法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该制剂的质量状况。液相测定平均含量均大于99%,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好。   3、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参照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色甘酸钠滴眼液中杂质为辅料峰(主要是羟苯乙酯),没有色甘酸钠分解产生的杂质。有三个厂家未加入羟苯乙酯作防腐剂,而是采用苯扎溴铵作为防腐剂,因此没有检出相关的辅料峰。六个厂家均检出了辅料杂质峰,结果均<2.0%,有关物质检查结果良好。   4、HPLC法测定防腐剂羟苯乙酯:为了控制色甘酸钠滴眼液中防腐剂的含量,增加了羟苯乙酯的检查。色谱条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羟苯乙酯的检查方法。羟苯乙酯的检查结果与有关物质检查结果一致,有三家未检出羟苯乙酯峰。六个厂家均检出了羟苯乙酯杂质峰,结果在1.2%~3.9%之间。   5、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本次研究所涉及的九个厂家均没有测定渗透压摩尔浓度,现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采用冰点下降法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的渗透压。   四个厂家渗透压值均<150mOsmol/kg,属于低渗溶液,不符合渗透压测定要求,占总批次的32%。五个厂家的渗透压值在277~367mOsmol/kg渗透压摩尔浓度之间,在渗透压耐受范围之内。其中武汉H药业有限公司和宁夏E药业有限公司渗透压值与泪液(286mOsmol/kg)基本相等,属于等渗溶液,占总批次的28%。上海F制药有限公司、D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利民制药厂和沈阳G制药有限公司三家渗透压值均>300mOsmol/kg,高于泪液(286mOsmol/kg),属于耐受范围中的高渗溶液,占总批次的40%。   6、眼刺激实验:采用薪西兰白兔,涉及九个厂家的样品分九组,每组3只家兔。在滴入样品后1、24、48、72h以及第4d和第7d对动物眼睛进行检查,记录观察的结果。结果表明色甘酸钠滴眼液是相对安全的,对人体的眼刺激很小。   二、生产工艺的提高   研究表明,相关生产厂家应改进其生产工艺,选用依地酸二钠做为稳定剂,5%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调节剂,不必加入缓冲盐调节pH值。同时,为了减少人体的损害,应制成单剂量包装,避免加入防腐剂。
其他文献
目的:在前期复杂样品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和建立了中空纤维双溶剂协同微萃取和氧化石墨烯/平面茧双膜固相微萃取两种新型微萃取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黄连微量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萃取浓缩和含量测定。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利用中空纤维细胞捕获法筛选出黄连中一系列抗肿瘤活性成分,并以其中的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作为目标化合物,利用管壁充满萃取溶剂、管腔充满辅助萃取溶剂的中空纤维萃取富集目标分
蟾皮为蟾蜍科(Bufonidae)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的干燥皮,具有抗肿瘤、抗乙肝病毒等药理作用,临床中用于治疗多种肿瘤,乙型肝炎、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
本论文分三大章节:第一章为基于HIV-1RT的S-DABOs类抑制剂的研究;第二章为靶向于HIV-1gp120-SAP的多价态非等同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第三章分为基于分子片段设计的人类非洲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