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异构视频转码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其应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在于MPEG-2海量视频数据传输,H.264编码固然可节省1/2~1/3的带宽,但若为此摈弃MPEG-2前端设备,则耗费昂贵,仅南京台就约2亿元。此外,我国高速路网已逐步形成,区域联网监控势在必行。囿于路段视频监控系统往往独立建设,各路段MPEG-2、MPEG-4、H.264等异构编码标准及D1、CIF等格式并存。这些给跨区域、跨系统的联网监控带来了困难。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实现的要害在于路段异构监控图像的交互和主干网络的负担,若以H.264统一格式更换硬件,花费会上亿元。因此亟需解决异构视频至H.264转码这一技术难题。   论文源自《基于H.264的视频转码在移动数字电视中应用研究》、《省域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实现技术研究》、(ITS域多业务系统跨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项目,重点研究异构视频转码技术及其实现。论文围绕异构视频转码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包含:H.264编码和转码机理、技术特征、码率控制技术的解析;视频转码的应用模型、分类;异构转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给出异构视频转码系统典型应用案例,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及技术指标,并做了转码前后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其中详细讨论了技术难点,服务器关键技术:转码服务器的并发性设计、基于Django的Web Server实现,基于Intel指令集的转码优化以及多路视频节目的传输;客户端关键技术,研究了SOCKET编程技术,客户端解码软件开发以及Web浏览器解码插件的实现。   论文所提研究工作包括:提出了“基于H.264视频转码江苏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框架;实现了多路异构视频的H.264转码复用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及技术指标,测试评估了转码效率、图像质量等性能指标;与此同时,还探讨了基于CUDA环境的H.264转码新技术。   论文创新点包括:1)仅在原有监控系统加以升级,沿用原有监控的视频采集与编码设备,增加H.264转码服务器,无缝接入现有系统,兼容原有多种异构监控系统;2)分析提出一种平台框架设计的通用转码器方案,支持多种异构编码格式输入,支持多种网络发布格式;3)采用多种编程技术,实现了C/S与B/S混合的工作模式,广泛支持各类客户端;4)服务器的并行设计,支持多路并行实时转码,具有高实时响应能力以及高吞吐量。   论文测试了各种标清、高清测试序列下的转码效率、图像质量等性能指标,其图像质量由广播电影电视科学研究院专业测试中心测试。结果表明:转码服务器能实现4路D1或16路CIF格式视频的实时转码,生成的H.264码流符合标准要求。论文的成果已应用于江苏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的区域联网监控系统,正推广于江苏省域ITS交通系统,包括公路、航运、地方铁路等。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局域网越来越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无线通信网络应运而生。当前主要的几种无线网络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是在特定尺度下对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进行定量研
研究植物各部分微变化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特征及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至关重要。目前针对植物茎直径、果实直径以及树干液流速率进行全
本文对全光网的概念,当前全光网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介绍。从光通信远距离传输,光器件技术,光节点技术,光接入技术对全光网的实现进行阐述。光远距离传输主要要解决光衰减和
学位
“我无名,中国人.”2月11日,一则老阿姨到派出所捐款1万元给一线“抗疫”民警购买抗疫物资却不愿留名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股爱心善举也温暖了人们的心,激起了多少人的
期刊
交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坚固耐用等优点,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交流电机的用电量占全国工业总用电量的60%以上。异步电机变
Chirp信号是一种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信号,其频率在一个周期内扫过一定的带宽,因此是典型的扫频信号。Chirp扩频即线性调频扩频,简称CSS,该技术以前主要用于脉冲压缩雷达,能
学位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向新的需求和挑战,为了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化信息平台,建立一个高性能的校园网络系统,已经是各个高校
智能天线是TD-S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国内TD网络建设的展开,系统对应用于基站工程中的智能天线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TD无线接入网络覆盖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