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及优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类用地所占的比例,是土地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及各类用地比例关系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决定土地利用系统的功能,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能够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区域土地利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探索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规律,优化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以此为出发点,文章对扬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首先,对土地利用结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系统理论、土地稀缺性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人地协调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理论体系;最后,介绍了文章在进行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和优化时运用的数学方法,即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和线性规划方法。 第二部分是扬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首先,对1996-2004年来扬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土地资源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扬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最后,根据马尔柯夫链原理,对扬州市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反映出了扬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持续性状态。 第三部分是扬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首先,依据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及扬州生态市规划等,并结合其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按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设计流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了12个变量和一系列约束条件,建立了扬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利用Lindo软件运行求解,得出同时满足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和持续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参照上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对扬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优状态。首先,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以确保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其次,要加强规划对用地的引导作用,强化建设用地的指标控制,通过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再次,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重;最后,要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化与信息化管理。
其他文献
学位
社会转型期间,政府职能发生转移,权力开始逐渐下放,政府机构开始改革。社区志愿服务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在缓解政府压力和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社会组织参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具有事实、规范、理论与政策的四重合法性.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我国广大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实现了党建引领和推进善治的协同效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要想更好地落实“新课改”,一定要以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简要分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源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和重要成果。现已成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打造城市圈、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发区原有
当前各地产业集群正处于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集群的产业形态、规模结构都在快速地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转移成为必然,河南的纺织服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