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胚胎健康和内膜容受性良好,这两个条件均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能够成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作为首选的,可以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辅助检查方法为经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对于内膜发生病变的病理变化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经阴道超声下的子宫内膜表现出的异常是辅助生殖技术相关临床医生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试管婴儿治疗周期的促排卵过程中新发现了子宫内膜强回声光团怎么办是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医生进退两难的问题:是应该全胚冷冻,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或宫腔镜电切术明确病理性质后行冻胚移植?还是应该继续周期行鲜胚移植?该问题目前还尚无定论。研究促排卵过程中新发现的子宫内膜强回声光团对鲜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对改善患者的辅助生殖妊娠结局有重要临床意义。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试管婴儿治疗周期的促排卵过程中新发现子宫内膜强回声团块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鲜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等,通过对强回声团块对鲜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可选择的治疗方式的相关风险进行比较和评估,为生殖方向临床医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体外助孕治疗的不孕女性的相关资料。根据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定鲜胚移植周期促排卵过程中经阴道超声新发现子宫内膜强回声,并进行了鲜胚周期胚胎移植的患者共426人作为研究组,同时依据制定的严格的配对标准,从相应时间段的鲜胚移植患者中筛选对照组。配对标准包括:促排卵过程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回声正常,年龄相差不大于一岁,不孕症的类型,控制性促排卵方案,胚胎移植周期以及既往相关病史及其他临床特征等则尽量与研究组相同。对照组以1:2的匹配率与实验组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控制性促排卵相关数据,及IVF/ICSI妊娠结局等。研究结果:在纳入分析的资料中,共有1400例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通过阴道超声新发现子宫内膜强回声,其中1088例患者选择继续鲜胚移植周期,312例患者选择取消周期。1088例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426例患者进入研究组。根据匹配标准,共纳入85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数据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 cm vs.1.1±0.2 cm,P<0.001))。经过 logistics 回归调整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活产率分别为43.7%及46.2%,虽然对照组的活产率略高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妊娠结局指标如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流产率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试管婴儿周期促排卵过程中经阴道超声发现的直径不大于18mm的子宫内膜强回声光团不影响患者鲜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在试管婴儿周期中,患者若其他条件合适,完成鲜胚移植周期是较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