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现状,研究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十分重要。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也可以为企业进行能耗控制、提高生产工艺,改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获取到使用维护阶段,结合层次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组成、生产制造流程和环境影响,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阐述了目标和范围的界定原则和具体的界定方法、清单分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影响评价中的影响分类、数据特征化和标准化、综合评价的方法等。 选取了一款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该车的车辆结构、电池系统以及车载流体的材料进行清单分析,对环境影响进行分类与特征化、标准化,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车辆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潜值进行定量评估,该纯电动车的生命周期总能耗为873528.70MJ,其中二次能源电能消耗516793.88MJ;一次能源消耗356734.82MJ,以煤消耗为主,占了81.63%,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废水69.83t,排放固体废弃物41.22t。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总潜值为5.38人当量,其中以资源与能源耗竭潜力的贡献值最高。 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在应对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上体现出较大的优异性。再生材料的使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由于钢材在整车中使用量最大,再生钢的使用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为明显。要实现车辆在生命周期内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实现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节能减排目标,要对改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考量。